[发明专利]一种餐厨垃圾发酵检测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82503.8 | 申请日: | 2020-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2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裴敏;胡晓东;郑夏威;张利红;张玉伟;梁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复来(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昱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3 | 代理人: | 雷仕荣 |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发酵 检测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发酵检测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中控制器、搅拌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传感器、氧化锆氧气探头和溶氧传感器均设置在发酵仓内,加热器设置在发酵仓外,对发酵仓的仓壁进行加热,换气部设置在发酵仓的仓顶,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传感器、氧化锆氧气探头和溶氧传感器检测的参数,根据检测的参数控制加热器、搅拌部和换气部。本发明在发酵过程中,根据温度、湿度、氧气含量、溶解氧和pH值,对系统的加热,换气,搅拌进行自动控制,使得整个发酵都处于较理想的状态,同时有效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行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处理领域,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发酵检测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餐厨垃圾好氧发酵阶段,添加相应的微生物菌剂之后,通过加热,搅拌,以及通风换气等操作,使得微生物开始发酵并维持发酵状态。发酵产生的尾气通过除臭装置后排放到空气。
现有餐厨垃圾发酵设备,往往就是根据所使用的微生物菌剂的特性,简单地控制发酵温度和搅拌通风。整个发酵过程犹如黑箱,而且由于餐厨垃圾本身成分复杂,经常导致好氧发酵变成厌氧发酵,产生恶臭,影响周围环境,引发居民投诉。而且发酵产物质量也无法控制,发酵完成度也不可控,导致产物达不到堆肥要求。
现有技术方案一般由中控向下发送执行指令,如设置好加热的温度、加热时间、搅拌时间,后台数据通过手动录入,进行数据存储和展示。有比较进步的技术方案加入传感装置采集氧气浓度、湿度等数据,通过无线或有限模块传输给中控。存在如下不足:
(1)中控获取数据有限,无法为整个发酵过程提供足够的信息参考;
(2)各部分交互协作少,反馈控制机制不完全,即使传感器发现参数不利于发酵仓内菌种生存环境不利,也难以让中控根据参数变化而向相关部件发出控制指令,优化发酵过程;
(3)通常对于氧气无监测,仅在设定好的时间段进行通风换气,或者仅检测发酵仓内气体的氧气含量,而不能对发酵物作出较佳的含氧量检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在发酵过程中,根据温度、湿度、氧气含量,溶解氧或耗氧速率和pH值,对系统的加热,换气,搅拌进行自动控制,使得整个发酵都处于较理想的状态,同时有效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行功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餐厨垃圾发酵检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加热器、搅拌部、换气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传感器、氧化锆氧气探头和溶氧传感器,控制器、搅拌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传感器、氧化锆氧气探头和溶氧传感器均设置在发酵仓内,加热器设置在发酵仓外,对发酵仓的仓壁进行加热,换气部设置在发酵仓的仓顶,其中,
所述控制器与加热器、搅拌部、换气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传感器、氧化锆氧气探头和溶氧传感器分别连接,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传感器、氧化锆氧气探头和溶氧传感器检测的参数,根据检测的参数控制加热器、搅拌部和换气部。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发酵仓内餐厨垃圾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发酵仓内气体的湿度。
优选地,所述pH传感器检测发酵仓内餐厨垃圾的pH值,采用杭州联测的SIN-pH6.0型pH计。
优选地,所述氧化锆氧气探头检测发酵仓内气体的氧气含量,包括两个氧化锆盘,在两个氧化锆盘中间是一个密封空间,其中一个氧化锆盘为可逆氧气泵,另一个氧化锆盘测量氧分压差比率,得到相对应的传感电压。
优选地,所述溶氧传感器检测发酵仓内餐厨垃圾的溶解氧,采用台湾衡欣AZ8403型号溶解氧仪。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餐厨垃圾发酵检测控制方法,采用上述餐厨垃圾发酵检测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复来(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蔚复来(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25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