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2018.0 | 申请日: | 2020-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5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陈仁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F16F15/04 |
代理公司: | 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7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250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重 多维 减震 | ||
1.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边沿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机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SMA索,所述SMA锁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减震机构,所述第二减震机构的中部插接有杠杆机构,所述SMA索为记忆金属结构,所述SMA索适于限制相邻两个第一减震机构的相对位移,并提高上板在经历强震后的自我修复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表面与SMA索的底端固定插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两侧开设有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外沿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正面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齿轮适于该减震台在发生振动时将左右方向上的振动能转化为齿轮啮合传动的消耗,进而减小振动造成的影响,所述第一减震机构的底端与底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机构的上方套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上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机构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开设有空腔,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上端与空腔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机构的两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柔性块,所述柔性块的远离第一减震机构的一侧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机构的外侧且位于柔性块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远离第一减震机构的一端与空腔的内沿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减震弹簧与第二减震弹簧分别横向纵向设置,这样可有效实现多维减震,同时支撑板与第一减震机构通过第一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和柔性块间接连接,防止支撑板与第一减震机构在振动直接发生硬性碰撞而影响主体结构安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机构的正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减震机构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通孔导通,所述第二滑槽的内沿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与压缩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远离第二滑槽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远离滑块的一端贯穿出通孔与活动套接有转片,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远离滑块的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转片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内沿与杠杆机构的中部套接,通过第二减震机构的转片与杠杆机构套接,上板上方的物品放置不稳定时,由于杠杆原理,上板会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且压缩弹簧可有效减少上部物体发生振动传递至地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的下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柔性垫,所述上板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固定安装有套杆,所述连接套的下表面与第二减震机构活动套接,所述柔性垫适于在上板放置重物下降过程中,给与上板和第二减震机构缓冲力,防止上板与第二减震机构之间的硬性接触,同时,所述第二减震机构适于防止上板下落过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机构的两端转动有连接管,所述杠杆机构下端的连接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滑板的上表面且位于齿条的一侧开设有支撑槽,所述连接管的中部开设有套孔,所述杠杆机构下端的连接管与支撑槽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机构的中部与连接口活动插接,所述杠杆机构上端的连接管与套杆活动套接,所述齿轮的外表面与齿条啮合传动,所述滑板的外表面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杠杆机构与第二减震机构连接,在上板上表面的物体发生振动时,由于杠杆原理,上板始终保持水平,振动的能量通过杠杆传递至齿条,并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传动消耗,装置外部发生振动时,位于底板四个拐角的第一减震机构可有效抵消纵向和横向的振动,同时上板始终处于水平,可有效防止外部振动对物品的损伤。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重多维减震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原理如下:
A:使用者分别将SMA索、第一减震机构、杠杆机构和第二减震机构安装在底板上,并将第二减震机构的连接口的内沿与杠杆机构的中部套接,然后将SMA索、第一减震机构、杠杆机构的上端连接在上板的下表面,这时完成整个装置的安装,可将物品放置在上板的上表面;
B:完成A步骤后,上板上方的物品放置不稳定时,柔性垫适于在上板放置重物下降过程中,给与上板和第二减震机构缓冲力,防止上板与第二减震机构之间的硬性接触,同时,所述第二减震机构适于防止上板下落过快,具有一定的安全效果,同时由于杠杆原理,两个相同杠杆的支点固定在同一直线上运动,这样上板会始终处于水平状态,防止上板倾斜引起物品损坏;
C:完成B步骤后,当装置外部发生振动时,位于底板四个拐角的第一减震机构可有效抵消纵向和横向的振动,上板始终处于水平,可有效防止外部振动对物品的损伤,同时支撑板与第一减震机构通过第一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和柔性块间接连接,防止支撑板与第一减震机构在振动直接发生硬性碰撞而影响主体结构安全;
D:完成B步骤后,当物品工作发生振动时,由于杠杆原理,上板始终保持水平,振动的能量通过杠杆机构传递至齿条,并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传动消耗,这样减少上板上方的物体发生振动引起的危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20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