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抛磨光的金属及矿物薄片试样的固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1637.8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7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赵晋阳;徐宝强;刘大春;杨红卫;陈秀敏;郁青春;王飞;戴永年;杨佳;吴鉴;蒋文龙;李一夫;田阳;熊恒;曲涛;任学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2 | 分类号: | G01N1/32;G01N1/34;G01N1/30;G01N1/28 |
代理公司: | 昆明同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214 | 代理人: | 谢丹丹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磨光 金属 矿物 薄片 试样 固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抛磨光的金属及矿物薄片试样的固定方法,本发明通过将薄片试样粘贴在胶带上,然后将胶带粘贴在基板上,将载有薄片试样的基板置于抛磨机上对试样进行抛磨光或手持基板对试样进行抛磨光,然后再对试样进行金相检测,本发明解决了由于金属薄片试样尺寸过小,无法直接依靠夹具或手持进行抛光、磨光处理的问题,使用胶带隔离了胶水与人体的直接接触,避免了胶水对人体的伤害,且还避免了胶水与基板粘贴过紧不易分离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对薄片试样无污染,不影响薄片试样的金相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抛磨光的金属及矿物薄片试样的固定方法,属于化学机械抛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相样品制备过程包括:切割取样、磨光(包括粗磨、细磨)、抛光、浸蚀等过程。受实验条件及待制备样品料量等限制因素,在金属及矿物金相样品制备过程中会出现大量薄片状试样(厚度小于5mm)。这些试样由于尺寸过小,无法依靠夹具或者手持的方法直接在磨抛机上进行磨光及抛光的操作,需要将试样镶嵌或粘结后再进行磨抛过程。镶嵌法耗时长且对于质地较软的金属引入其他杂质,干扰金相检测。
目前该类试样常见的粘结的方法是将试样通过石蜡或者粘结剂直接粘在载物盘或手指上。专利CN106956212A提出一种采用化学抛光液和陶瓷抛光盘的氮化铝基片抛光方法,该发明采用石蜡进行粘结氮化铝晶片及氧化铝基板(即载物盘)。但由于使用该方法需将石蜡融化后涂在试样和载物盘之间,等石蜡冷却后再进行磨抛操作,若试样过薄石蜡会覆盖试样,磨光及抛光过程中石蜡不仅会嵌入试样还会污染用于磨光的砂纸及用于抛光的抛光布,影响磨抛效率。文献李建伟. 用502胶粘贴镶嵌金相试样[J]. 机械工人, 1986(09):47. 提到一种使用502胶粘粘试样的方法,该方法粘粘效果牢固,但在实际操中,由于502胶流动性高、润湿性好会使试样与载物盘紧密接触,当完成磨光、抛光后薄片试样难以与载物盘分离不利于后续金相样品制备工作的开展及金相的检测。并且分离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含有丙酮的解胶剂,丙酮属于化学危险品有毒性,对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不适合与人体直接接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抛磨光的金属及矿物薄片试样的固定方法,本发明通过将薄片试样粘贴在胶带上,然后胶带粘贴在基板上,再将粘贴有薄片试验的基板置于抛磨机上进行抛光、磨光处理,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且试样与基板易于分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抛磨光的金属及矿物薄片试样的固定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薄片试样用溶液清洗干净后干燥,溶液为去离子水或有机溶剂,其中有机溶剂为酒精或丙酮,使用有机溶剂的目的是去除试样上的油污;
(2)在试样的基板上粘贴胶带;
(3)将步骤(1)干燥后的薄片试样用胶水粘贴在步骤(2)基板的胶带上;
(4)将步骤(3)载有薄片试样的基板置于抛磨机上对试样进行抛磨光或手持基板对试样进行抛磨光;
(5)将步骤(4)抛磨光后的试样所粘贴的胶带从基板上撕下,若胶带对试样的金相检测无影响,则将粘贴试样的胶带整体清洗干净并干燥后对试样进行金相检测,若胶带对试样的金相检测有影响,则将粘贴试样的胶带置于温度为60~100℃水中浸泡,浸泡后将试样与胶带分离,然后将试样清洗干燥后进行金相检测。
所述基板为载物盘或夹持块。
载物盘的形状为立方体或圆柱体。
所述胶带为特氟龙胶带,所述胶水为502胶水。
所述步骤(5)的浸泡时间为30~360s。
本发明的特点是:本发明使用胶带在粘结过程中隔离了胶水与人体或者基板的直接接触,避免了传统解胶过程中使用丙酮作为解胶剂与人体直接接触,本发明不仅解决了胶水及解胶剂对人体的伤害问题同时解决了胶水与较厚的基板粘粘过紧不易分离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16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