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纬混播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1409.0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6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白春利;李国才;赵和平;田永雷;刘芳;孙杰;丁海君;李国成;穆宗杰;张志贤;刘建波;姚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0/00 | 分类号: | A01G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010031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纬 人工 草地 技术 | ||
本发明公开了混播人工草地建植领域的经纬混播人工草地建植技术,以缓解天然草地退化导致的饲草料不足,同时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控制土壤沙化,促进沙尘源治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案选择不同种类的牧草种子,根据牧草种子的千粒重分为千粒重较大和较小的两组,将不同分组的牧草种子依照重量次序进行播种,播种形成的种植行相互交错纵横,种植行之间形成菱形方格或正方格。相对于传统的混播方法,本技术方案中开创性列举经纬播种法牧草纵横交错播种,可有效合理的利用空间、光照、热量和水分等资源,进而增加牧草产量;也可减轻对土壤矿物元素的竞争,减少氮肥使用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播人工草地建植领域,具体是经纬混播人工草地建植技术。
背景技术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草原出现了严重退化,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制约着草牧业的发展。人工草地建设是退化草地恢复的主要措施之一,建植人工草地可以缓解天然草地退化导致的生产力不足,促进退化天然草地生态恢复与系统修复,解决饲草料供应不足,是维持草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现有技术公告号为CN110447475A的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荒漠盐碱地建植根茎型豆禾混播牧刈兼用草地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的合理搭配,形成了根茎型豆禾混播牧刈兼用草地,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良西北荒漠盐碱地的同时,增强了牧草品质,保证了荒漠盐碱地建植草地的成功率,提高了牧草群落稳定性和放牧草地的耐践踏性;为荒漠盐碱地区畜牧业提供优质饲草,缓解冬春季饲料短缺,降低投入成本,减轻天然牧场的放牧压力,促使天然草地生态功能恢复。
虽然上述方案利用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的固定式搭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北荒漠盐碱地牧草数量的不足,但是这种搭配方式比较固定,利用了豆科与禾本科固定式搭配而提升牧草群落稳定性和放牧草地的耐践踏性,但是这种方式由于搭配固定,不适宜各个地区广泛推广,同时在播种时不宜连续化作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固定搭配的混播技术,以缓解天然草地退化导致的生产力不足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经纬混播人工草地建植技术,选择不同种类的牧草种子进行混播,混播后的牧草种子根据千粒重进行分组,将两组牧草种子依照重量降序进行播种,播种形成的种植行相互交错纵横,种植行之间形成菱形方格或正方格。
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1、相对于传统的混做播种方法,本技术方案中开创性列举经纬播种法牧草纵横交错播种,可有效合理的利用空间、光照、热量和水分等资源,进而增加牧草产量;也可减轻对土壤矿物元素的竞争,减少氮肥使用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相对于传统的间作播种方法,本技术方案中经纬播种法牧草纵横交错播种,利于水土保持,防止风沙。
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混播建植的种植区域,再根据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混播的牧草种子;
S2,按照千粒重大小不同将混播牧草种子分为A组和B组,随后将同一组的牧草种子进行均匀混合;
S3,随后按照同一组牧草种子的平均播种深度进行播种;
S4,在播种过程中将两组牧草种子的种植行相互交错纵横,使两组牧草种子的种植行围绕成菱形方格或正方格。
有益效果:1、经纬播种法混播人工草地建植技术由牧草品种选择搭配、保护性播种、经纬播种、水肥一体化管理等技术优化集成。
2、放牧用人工草地建成后第二年开始可以适度放牧利用,减去了收获的人工、机械费用,从而显著增加经济效益,可以用于限时放牧,解决部分家畜的饲草料来源。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未经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14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动物便携背包式电刺激系统
- 下一篇:一种竹木材料碳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