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站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0851.1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7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农才强;陈登志;赵毓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张美君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站 空调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站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基站空调该基站空调,包括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外机以及控制器;空调室内机包括蒸发器、单向阀、膨胀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室内风机;空调室外机包括冷凝器、压缩机以及用于室外风机;蒸发器的一端连接压缩机以及第一电磁阀,蒸发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磁阀以及膨胀阀;冷凝器的一端连接第一电磁阀远离蒸发器的一端以及单向阀,蒸发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磁阀远离蒸发器的一端以及膨胀阀远离蒸发器的一端;压缩机远离蒸发器的一端连接单向阀远离压缩机的一端。该基站空调利用室外环境中的低温给室内环境降温,从而节约了大量的电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站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信基站的快速发展,因为电信基站内安装有大量的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在运行工作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而这些电子设备对环境温度(主要为室内环境的温度)的要求比较高,故相应地与电信基站想配套的空调设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现有技术中,电信基站的制冷设备还是采用常规的空调机组,而常规的空调机组在运行的过程中始终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即使在寒冷的冬季,该室外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该空调机组对电信基站的电子设备制冷也要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从而导致电能的无谓浪费,以及增加了电信基站的运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空调机组在制冷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基站空调。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空调包括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外机以及控制器;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蒸发器、单向阀、膨胀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用于给所述蒸发器提供换热风的室内风机;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冷凝器、压缩机和用于给所述冷凝器提供散热风的室外风机;
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以及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以及所述膨胀阀;
所述冷凝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远离所述蒸发器的一端以及所述单向阀,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远离所述蒸发器的一端以及所述膨胀阀远离所述蒸发器的一端;
所述压缩机远离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单向阀远离所述压缩机的一端;
所述压缩机、所述单向阀、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室内风机、所述室外风机以及所述冷凝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冷凝器包括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的室内集成热管,所述室内集成热管包括室内进集口和室内出集口;所述室内出集口在所述室内集成热管上的高度位置高于所述室内出集口在所述室内集成热管上的高度位置;液态的制冷剂从所述室内进集口流入到所述室内集成热管,在所述室内集成热管完成散热并转化为气态的制冷剂之后从所述室内出集口输出。
可选地,所述室内集成热管包括第一室内横管、第二室内横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室内横管和所述第二室内横管之间的多个室内竖管;所述第一室内横管通过多个所述室内竖管连通所述第二室内横管;所述室内出集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室内横管上,所述室内进集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室内横管上。
可选地,所述室内集成热管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室内横管上的第一室内凸出管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室内横管上的第二室内凸出管,所述室内出集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室内凸出管远离所述第一横管的一端;所述室内进集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室内凸出管远离所述第二横管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冷凝器包括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的室外集成热管,所述室外集成热管包括室外进集口和室外出集口;所述室外出集口在所述室外集成热管上的高度位置高于所述室外出集口在所述室外集成热管上的高度位置;气态的制冷剂从所述室外进集口流入到所述室外集成热管,在所述室外集成热管完成冷凝并转化为液态的制冷剂之后从所述室外出集口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08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