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基础建筑周边静压桩打桩防护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80285.4 | 申请日: | 2020-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5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克文;张颖;刘军;董天雷;普国泰;陶文俊;徐同越;季勇;王城;李朋辉;马贺雅;侯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建投第一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7/20 | 分类号: | E02D7/20;E02D5/46;E02D3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础 建筑 周边 静压 打桩 防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浅基础建筑周边静压桩打桩防护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施工前的准备;浅基础建筑周边的沟槽挖设;深层搅拌桩施工;在挖设的沟槽中间或两端安装送风机构;静压桩打桩。本发明的浅基础建筑周边静压桩打桩防护方法,通过在浅基础建筑及周边静压桩打桩之间打入深层搅拌桩和送风,有效对静压桩打桩操作过程周边对防护浅基础建筑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浅基础建筑周边静压桩打桩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和不断深化,城市空间日益紧张,出现了大量紧邻浅基础老建筑的深基坑工程,尤其是很多砖混结构浅基础建筑,其抗拉性能差,而基础往往为砖砌条形基础,自身调节能力差,对基坑变形极为敏感,易发生不均匀下沉,使结构产生裂缝。
目前的基坑工程实践中,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主要有是偏于安全的沉降估计预先实施防治灾害性破坏影响的工程措施,一般有隔断法、基础加固、结构补强等方法,隔断法是在已有构筑物附近进行地下工程施工时,为避免或减少土体位移与沉降对构筑物的影响,而在构筑物与施工面之间设置隔断墙予以保护;通常采用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钢板桩、树根桩、深层搅拌桩、注浆体等构成墙体。
目前,在浅基础建筑周边施工打入静压预制桩时,打入的静压桩会将软土、淤泥土等挤压至浅基础建筑区域导致浅基础建筑出现上述的不安全隐患,而目前的现有技术对于浅基础建筑的防护成本过高,不适合地基工程中浅基础建筑防护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浅基础建筑周边静压桩打桩防护方法,通过在浅基础建筑及周边静压桩打桩之间打入深层搅拌桩和送风,有效对静压桩打桩操作过程周边对防护浅基础建筑防护。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浅基础建筑周边静压桩打桩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施工前的准备
搞好场地三通一平,查清地下管线的位置及确定架空电线的位置、高度,做好施工包括水供电线路、机械设备施工线路、机械设备放置位置、运输通道的施工准备;
步骤2、浅基础建筑周边的沟槽挖设
在浅基础建筑与静压桩打桩区域中间位置挖设沟槽,沟槽贯穿于浅基础区域,沟槽的宽度不低于浅基础建筑与静压桩打桩区边缘的二分之一;
步骤3、深层搅拌桩施工
根据施工规范,在挖设沟槽靠近浅基础建筑一侧进行深层搅拌桩成桩施工,深层搅拌桩深度为8-12m;
步骤4、在挖设的沟槽中间或两端安装送风机构,送风机构沿沟槽送风3-5天,所述送风机构为0.3-0.6兆帕压力高压鼓风机,送风速度为1m/min;
步骤5、静压桩打桩
在浅基础建筑周边防护施工完成后检查相关指标后进行静压桩区域打桩,打桩过程送风机构保持开启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沟槽挖设的沟槽两端导通,所述送风机构安装在沟槽的中间位置或一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浅基础建筑周边静压桩打桩防护方法在静压桩打桩周边浅基础建筑防护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浅基础建筑周边静压桩打桩防护方法,通过在浅基础建筑及周边静压桩打桩之间打入深层搅拌桩和送风,有效对静压桩打桩操作过程周边对防护浅基础建筑防护。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建投第一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建投第一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02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清障巡检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养殖场用推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