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强降水识别与数值大气模式驱动的雷达临近预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0214.4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8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田济扬;刘荣华;郭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13/95 | 分类号: | G01S13/95 |
代理公司: | 成都余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83 | 代理人: | 邢智勇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降水 识别 数值 大气 模式 驱动 雷达 临近 预报 方法 | ||
1.基于强降水识别与数值大气模式驱动的雷达临近预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相态分区的对流核格点识别;
步骤2、采用雷达反射率在水平向和垂向的梯度或雷达反射率在水平向和径向的梯度再次识别对流核格点;
步骤3、基于三维区域增长法的对流核格点搜索,直至将所有格点搜索完毕;
步骤4、所有格点集合确定为对流区;
步骤5、持续监测对流核格点并叠加风场信息,确定降雨落区;
步骤6、降雨临近预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强降水识别与数值大气模式驱动的雷达临近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对流核格点识别,是先采用探空资料与数值大气模式融合的方法检验零度层亮带的准确性,并对零度层亮带的反射率进行修正后,再根据修正后的反射率进行对流核识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强降水识别与数值大气模式驱动的雷达临近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对流核格点识别,是基于雷达探测能力将探测区域划分为液态水区、混合相态区、固态水区三个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强降水识别与数值大气模式驱动的雷达临近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每个区间采用不同的判断依据识别对流核格点,液态水区以高于45dBZ作为判断依据,固态水区以-5℃层反射率高于35dBZ为判断依据,混合相态区以垂直液态水含量大于6.5km/m2且反射率垂直变化超过5dBZ/km作为判断依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强降水识别与数值大气模式驱动的雷达临近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采用雷达反射率在水平向和垂向的梯度或雷达反射率在水平向和径向的梯度判断已识别的对流核格点是否正确,若该格点处水平梯度远小于垂向梯度即梯度比小于0.2或该格点处径向梯度远小于垂向梯度即梯度比小于0.3,则认为格点被误认为对流核,若该格点处水平梯度与垂向梯度相近或该格点处径向梯度与垂向梯度相近,则确认格点为对流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强降水识别与数值大气模式驱动的雷达临近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对流核格点被识别出之后,采用垂向、水平向和径向三维区域增长法,寻找每一个对流核在三维方向与之相邻的格点,是搜索三个区所有的格点;若满足特定条件,则被认为是新的对流核格点,进而再以新对流核格点在三维方向寻找对流核格点,直至将所有格点搜索完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强降水识别与数值大气模式驱动的雷达临近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特定条件为:当组合反射率高于35dBZ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则为新对流核,1)组合反射率大于45dBZ;2)反射率垂直梯度小于5dBZ/km;3)反射率水平梯度小于1dBZ/k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02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