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田退水氮磷污染多级高效拦截与回用的构建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280145.7 申请日: 2020-04-10
公开(公告)号: CN111533364B 公开(公告)日: 2022-07-08
发明(设计)人: 庄海峰;单胜道;谢巧娜;平立凤;唐浩杰;方程冉;鲁祎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科技学院
主分类号: C02F9/14 分类号: C02F9/14;B01J20/20;B01J20/30;C02F11/10;C02F11/12
代理公司: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代理人: 刘元慧
地址: 310023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农田 退水氮磷 污染 多级 高效 拦截 构建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农田退水氮磷污染多级高效拦截与回用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级高效拦截与回用设施的构建,所述三级高效拦截与回用设施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级拦截设施(1)、第二级拦截设施(2)及第三级拦截设施(3);

第一级拦截设施(1):由斜板沉淀池(101)和生态池(102)组成,所述斜板沉淀池(101)设置在农田退水沟渠的主渠上;所述生态池(102)内种植沉水植物(103)和挺水植物(104)及其底部投加底栖动物(105);

第二级拦截设施(2):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反应室(201)、第二反应室(202)、第三反应室(203)和第四反应室(204),各反应式内均装填有生物炭填料(205),第一反应室(201)为低溶解氧模式,加入硝化菌后进行短程硝化反应;第二反应室(202)为兼氧状态,加入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进行同步消化与反硝化反应;第三反应室(203)为厌氧状态,加入反硝化菌进行短程反硝化;第四反应室(204)为低溶解氧状态,加入硝化菌进行短程硝化反应;第四反应室(204)和第三反应室(203)之间设置有回流装置(206);

第三级拦截设施(3):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吸附塔(301)和第二吸附塔(302),第一吸附塔(301)的上端与第二级拦截设施(2)的出水口连通,第一吸附塔(301)的下端与第二吸附塔(302)的下端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真空泵(303),第二吸附塔的顶部设置最终出水口(304);

所述第一吸附塔(301)内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打孔挡板(305),下部固定设置有中格栅(306),从打孔挡板(305)往中格栅(306)方向依次装填有鹅卵石层(307)、中粒度石英砂层(308)、细粒度石英砂层(309),中格栅(306)的栅条净间距为10-30mm;所述第二吸附塔(302)的下部固定设置有细格栅(310),细格栅(310)的栅条间距为5-20mm,其上依次设置三层复合生物炭填料(311),复合生物炭填料(311)从下往上体积比为3:2:1;

其中,生物炭填料为畜禽粪污经炭化处理得到,具体的制备方法为:

1)原料干燥:将原料畜禽粪污脱水至含水率70-80%后,采用1-2mol/L的HCl、H3PO4或HNO3浸渍,搅拌2-4h,烘箱85-110℃干燥12-24h后,粉碎至粒径0.1mm,制得干粪粉;

2)炭化:将干粪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液氮预处理,干粪粉与液氮的重量比为2:1-1.5,并搅拌30-60min,随后加入无水乙醇快速挥发,乙醇分2-3次添加,共计3-5min添加完毕,每次添加量与干粪粉的重量比为2:0.8-1.5,随后用超纯水洗涤过滤,烘箱85-110℃干燥12-24h,掺氮含量为8-20%;将烘干后的产物在氮气氛围下于管式炉中以10-20℃/min的升温速率裂解,并在最高温度为500-800℃保持2-5h炭化,制得氮掺杂专用生物炭填料,作为第二级拦截设施中微生物的载体;

复合生物炭填料的具体制备为, 将氮掺杂生物炭填料与粉煤灰分散于水溶液中,生物炭填料与粉煤灰的重量比为3:1.5-2,固液体积比为1:3-5;通入氮气40-80min,氮气速率为400-700mL/min,随后于微波加热炉中加热搅拌3-6h,微波加热功率为250-400W,搅拌转速为350-650r/min;再将产物用无水乙醇和超纯水交替洗涤,直至溶液pH呈中性,随后在85-100℃下真空干燥,得到高效氮磷吸附复合生物炭填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退水氮磷污染多级高效拦截与回用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沉淀池(101)底部设置有污泥斗(106)及与污泥斗(106)连通的排泥管107,斜板沉淀池(101)的中上部设置有多层带孔斜板(10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退水氮磷污染多级高效拦截与回用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104)为美人蕉、野茭白、再力花、芦苇、莲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沉水植物(103)为苦草或菹草;所述底栖动物(105)为河蚬或螺蛳,构建河蚬+苦草、河蚬+菹草、螺蛳+苦草或螺蛳+菹草不同组合的底栖生物调控系统,底栖生物调控系统沉水植物覆盖率为10%-50%,底栖动物(105)投加量为0.5-4kg/m2,所述斜板沉淀池(101)和生态池(102)的体积比为1:3-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01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