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保温隔热组合砌体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79140.2 | 申请日: | 2020-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9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爽;赵建军;翟长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B2/02 | 分类号: | E04B2/02;E04B2/14;E04B1/76;E04B1/98;E04H9/02;E04B1/64;C04B28/02;C04B28/04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李恩庆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保温 隔热 组合 砌体墙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环保保温隔热组合砌体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PVA纤维混凝土多孔砖(1)、砌筑砂浆(2)、粘结层(3)、保温层(4)、水泥基复合材料预制板(5)、若干锚固件(6)和饰面涂层(7),若干PVA纤维混凝土多孔砖(1)采用高强度砌筑砂浆(2)粘结成墙体,所述墙体外由里及外依次设置粘结层(3)、保温层(4)、水泥基复合材料预制板(5)、若干锚固件(6)和饰面涂层(7),所述粘结层(3)用于粘贴保温层(4),若干锚固件(6)用于水泥基复合材料预制板(5)的加固;
所述PVA纤维混凝土多孔砖(1)的配合比为:水泥为353kg/m3,水169kg/m3,粉煤灰为67kg/m3,砂子为712kg/m3,石子为1068kg/m3,减水剂为4.2kg/m3,PVA纤维长度为12mm,体积掺量为1.2kg/m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保温隔热组合砌体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VA纤维混凝土多孔砖(1)的孔截面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保温隔热组合砌体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3)包括界面剂和粘结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保温隔热组合砌体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4)为聚苯板、挤塑板、聚氨酯发泡材料、珍珠岩或岩棉板,所用材料均有良好的稳定性、阻燃性以及吸水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保温隔热组合砌体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基复合材料预制板(5)内部掺有固废陶瓷粉或固废玻璃粉,预制板厚度为2-3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保保温隔热组合砌体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掺固废陶瓷粉的水泥基复合材料预制板(5)的配合比为:水泥126.4kg/m3、粉煤灰884.8kg/m3、固废陶瓷粉252.8kg/m3、石英砂455kg/m3、水303kg/m3、纤维26kg/m3,减水剂为胶凝材料掺量的1.3%,消泡剂为胶凝材料掺量的0.3%,增稠剂为胶凝材料掺量的0.08%,所述固废陶瓷粉为300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保保温隔热组合砌体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掺固废玻璃粉的水泥基复合材料预制板(5)的配合比为:水泥252.8kg/m3,粉煤灰758.4kg/m3,固废玻璃粉252.8kg/m3,石英砂455kg/m3,水303kg/m3,纤维26kg/m3,减水剂为胶凝材料掺量的1.3%,消泡剂为胶凝材料掺量的0.3%,增稠剂为胶凝材料掺量的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保温隔热组合砌体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6)进墙深度≥5cm,锚固钉数量每平方米≥4个。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环保保温隔热组合砌体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砌筑PVA纤维混凝土多孔砖(1);
(2)对砌筑起来的基层墙体进行清洁处理,并挂垂直线和水平线,找平以保证后续结构层的平整度;
(3)在保温层(4)一面薄薄涂刷一层界面剂,待干燥后,采用点贴和条贴相结合的方法涂抹粘结剂;
(4)粘贴保温层(4),粘贴时应轻揉滑动到位;
(5)粘贴24小时后,在保温层(4)外侧从上而下加固一层水泥基复合材料预制板(5),加固方法为:在水泥基复合材料预制板(5)外安装锚固件(6),锚固件(6)可为拧入或敲入,每安装一块水泥基复合材料预制板(5)时,均需锚固,水平方向水泥基复合材料预制板(5)必须紧贴,竖直方向水泥基复合材料预制板(5)搭接长度不低于5cm;
(6)水泥基复合材料预制板(5)加固一部分后,便可以进行墙体上部饰面涂层(7)的施工,饰面涂层(7)采取从上而下施工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914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潮汐车道用的移动护栏
- 下一篇:一种除草剂二甲胺盐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