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升降温过程预测分析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78317.7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3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郝静麒;张浩然;赵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英集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集中供热 系统 升降 过程 预测 分析 方法 及其 | ||
本发明属于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智慧化生产管理和客户服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升降温过程预测分析方法及其系统,其中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升降温过程预测分析方法包括:获取运行数据;构建供热系统拓扑结构;根据运行数据及供热系统拓扑结构构建升降温过程动态映射模型;获取信息;以及根据信息通过升降温过程动态映射模型预测各热力站及用户室温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升降温过程,实现了预测供热系统中各节点特别是热力站和热用户升降温过程和时间,解决了用户无法定量化得知升降温的趋势和过程,大大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智慧化生产管理和客户服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升降温过程预测分析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供热系统通过在热源厂内生产高温热水并驱动热水在一级管网内循环流动,向各热力站输送热能的方式进行供热。各热力站中设有间壁式换热器,一级管网供回水和二级管网供回水在换热器中进行换热,进而完成整个供热过程。目前,在供热系统中,用户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无法及时得知室温的变化,即使有人打电话询问了供热系统工作人员,也只是得到了一个大致的升降温时间,无法得到供热系统中温度的实时变化。同时由于管网的复杂性、供热距离较大、二次侧换热时间过长等问题的影响,用户室温变化经常会比预测的时间要长,而用户无法得知晚点的时间以及温度变化已经到达的位置,这就会大大降低用户的满意度。
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升降温过程预测分析方法及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升降温过程预测分析方法及其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升降温过程预测分析方法,包括:
获取运行数据;
构建供热系统拓扑结构;
根据运行数据及供热系统拓扑结构构建升降温过程动态映射模型;
获取信息;以及
根据信息通过升降温过程动态映射模型预测各热力站及用户室温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升降温过程。
进一步,所述运行数据包括:热源温度、热力站温度、热用户温度和供热系统结构数据。
进一步,所述构建供热系统拓扑结构的方法包括:
根据图论对供热管网结构进行建模,以建立供热系统拓扑结构。
进一步,所述根据运行数据及供热系统拓扑结构构建升降温过程动态映射模型的方法包括:
基于供热系统拓扑结构构建升降温过程动态映射模型;
所述升降温过程动态映射模型包括:温度响应分模型和滞后时间分模型
所述温度响应分模型包括:一次侧温度响应子模型和二次侧温度响应子模型;
所述一次侧温度响应子模型为:
所述二次侧温度响应子模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英集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英集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83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