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内植入性微孔囊袋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78113.3 | 申请日: | 2020-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0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本尚;陈其民;傅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K35/34;A61K47/02;A61K47/46;A61P3/00;A61P3/10;A61P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卢雪梅 |
| 地址: | 20012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内 植入 微孔 及其 使用方法 应用 | ||
1.一种体内植入性的微孔囊袋,其特征在于,微孔囊袋包括袋状结构,所述袋状结构由至少一层生物组织或组织相容性材料制成的膜围成,膜上具有微孔,所述微孔的直径不大于0.45微米;
优选的,所述微孔的直径不大于0.22微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内植入性的微孔囊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状结构包括多层膜,每层膜上均具有微孔,各层膜的制备材料相同或者不同;
优选的,所述膜的制备材料包括生物组织、钛合金、天然高分子材料、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人体来源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体内植入性的微孔囊袋,其特征在于,袋状结构包括多层膜,位于较外层的膜的韧性不小于位于较内层的膜的韧性;
优选的,位于较内层的膜由纳米材料制成,位于较外层的膜由钛合金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体内植入性的微孔囊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状结构的内部具有空腔,空腔中装盛可分泌药物的细胞,微孔囊袋形成免疫细胞无法达到的免疫庇护所;
优选的,所述细胞包括自体细胞和/或外源细胞,可分泌治疗疾病的蛋白和/或小分子;
优选的,所述细胞包括未经改造的细胞,和/或经过基因编辑的细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体内植入性的微孔囊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体细胞包括取自自体的各种组织来源的细胞;所述的外源细胞包括取自非自体的各种组织来源的细胞;
优选的,自体细胞包括取自自体的骨髓造血干细胞、间质基质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脂肪干细胞、内皮细胞、心肌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皮肤细胞;
优选的,所述的外源细胞包括非自体的人源细胞、非人源细胞、细胞株、工程细胞;
优选的,非自体的人源细胞包括骨髓造血干细胞、间质基质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脂肪干细胞、内皮细胞、心肌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皮肤细胞;非人源细胞包括哺乳动物细胞、昆虫细胞、疟原虫、细菌。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体内植入性的微孔囊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囊袋还包括与空腔连通的管道结构,通过管道结构向微孔囊袋中添加物质或从微孔囊袋中抽取物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体内植入性的微孔囊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结构内部中空,且由生物组织或组织相容性材料制成;
优选的,管道结构与袋状结构的制备材料相同或者不同;
优选的,所述的管道结构的一端与袋状结构无缝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皮下或者皮肤表面。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体内植入性的微孔囊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孔囊袋完全植入到体内,或者固定到皮下或者皮肤表面;
优选的,微孔囊袋的袋状结构完全植入到体内,管道结构的自由端固定到皮下或者皮肤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体内植入性的微孔囊袋,其特征在于,微孔囊袋植入到心脏、腹腔、胸腔、骨髓腔、脾脏、肝脏、蛛网膜下腔、脑室、关节腔中的至少一处;
优选的,所述的微孔囊袋经右侧上臂贵要静脉—肱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植入到心脏中。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体内植入性的微孔囊袋在遗传代谢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遗传代谢病包括先天性代谢性疾病,脏器功能低下导致的后天代谢性疾病,出血性疾病;
优选的,所述的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原贮积病、粘多糖贮积症、先天性糖基化异常、高脂蛋白血症、脑白质营养不良、神经元腊样脂褐质沉积症、肝豆状核变性、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缺乏症、细胞过氧化物酶缺乏症、果糖-1,6-二磷酸激酶缺陷症、G6PD缺陷导致的溶血性贫血、戈谢病、法布里病、神经节苷脂贮积症、粘脂贮积症、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陷症、透明质酸酶缺乏症、乳糖不耐症、髓过氧化物酶缺陷症、无β脂蛋白血症、丙酮酸羧化酶缺陷症、乳酸血症、磷酸甘油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陷症、高尿酸血症、先天性蔗糖不耐受/先天性蔗糖-异麦芽糖酶缺乏症、巴特综合征、芬兰型唾液酸尿症、小儿唾液酸储存障碍、脂肪酸β-氧化缺陷所致原发性肉碱缺乏症、血色素沉着症、黄嘌呤尿症、家族性高胆红素血症、吉尔伯特综合征、恰克-马利-杜斯氏症、苯丙酮尿症、肝磷酸化酶激酶缺乏所致肝硬化、甲基丙二酸尿症、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色素性视网膜炎、脂肪肝、肥胖、果糖-1,6-二磷酸激酶缺陷症、延胡索酸酶缺乏症/延胡索酸尿症、半乳糖血症、胱氨酸病、酰化氨基酸水解酶1缺乏症、天冬氨酰葡糖胺尿症、脂酰辅酶A脱氢酶家族成员9缺陷症、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陷症、高胆固醇血症、原发性α低脂蛋白血症、中性脂质贮积病伴鱼鳞病、中性脂质贮积症等、新生儿永久性糖尿病、新生儿暂时性糖尿病2型、婴儿持续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症;家族性高胰岛索血症性低血糖症1型、亮氨酸敏感的婴儿期低血糖、脯肽酶缺乏症、家族性内脏淀粉样贮积症、载脂蛋白缺乏症;
优选的,脏器功能低下导致的后天代谢性疾病包括各型糖尿病、肥胖、尿崩症、高脂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矮小;
优选的,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甲、血友病乙、血友病丙、血管性血友病、凝血酶缺陷症致血栓形成、低凝血酶原血症、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症、前凝血酵素不良血症、由于凝血酶缺陷血栓形成、遗传性凝血因子V缺乏症、易栓症、X连锁IX因子缺乏造成的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XII缺乏症、遗传性凝血因子XⅢA型缺乏症、遗传性凝血因子XⅢB型缺乏症、高分子量激肽原缺乏症、凝血因子V和凝血因子VIII联合缺乏症、先天性无/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缺乏症、α2-纤维蛋白溶酶抑制剂缺乏症、血浆酶原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5-尿苷一磷酸水解酶缺乏症、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症、腺苷酸激酶缺乏症、谷胱甘肽合成酶缺乏症、已糖激酶缺乏症、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缺乏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缺乏症、磷酸丙糖异构酶缺乏症、溶血性贫血、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缺乏症、转铁蛋白缺乏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811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
- 下一篇:马赫-曾德调制器及光调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