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物柜应用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77680.7 | 申请日: | 2020-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8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左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F17/12 | 分类号: | G07F17/12;H04L29/08;H04L9/32;G06Q40/04;G06Q20/38;G06F9/54;G06F21/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储物柜 应用 方法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物柜应用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监测储物柜管理合约中是否记录有当前储物柜管理节点所管理的储物柜的未处理的储物请求;响应于监测到第一储物请求,在本地查询相应的储物柜状态以生成储物柜分配结果,生成分配结果提交交易并在区块链网络中广播;在分配结果为分配成功时,生成第一开柜指令并输出;监测储物柜管理合约中是否记录有当前节点所管理的储物柜的未处理的第一取物请求;响应于监测到第一取物请求,生成第二开柜指令并输出;监测第二柜门是否开启成功:是,则生成状态更新交易并在区块链网络中广播。本发明保障了用户无需保管纸质条码仍可安全便捷地使用储物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物柜应用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最常见的储物柜方案采用中心化的随机码验证方式,例如,用户点击超市储物柜上的储物按钮,储物柜为用户分配、打印随机条码,并打开相应的柜门,当用户需要取物并结束使用储物柜时,需要让储物柜扫描之前打印的随机条码并验证开柜。
在上述方案中,用户必须要妥善保管好储物柜打印的随机条码,一旦用户遗失或损毁了该条码,则只能寻求储物柜管理人员的帮助,此时若用户记不清具体存在哪个柜格中,往往还存在定位困难的问题。
此外,中心化的储物柜还存在,当用户发生与储物柜管理方之间的纠纷,只能依赖于监控视频提供证据的问题,当监控视频缺失时,缺乏足以界定纠纷中真实责任方的证据。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用户无需保管纸质条码仍可安全便捷地使用储物柜的储物柜应用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并进一步期望提供可靠的、可用于纠纷的责任界定的存证追溯依据。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储物柜管理节点的储物柜应用方法,储物柜管理节点为同时运行有区块链节点和储物柜控制系统的节点,区块链上配置有储物柜管理合约,该方法包括:
监测储物柜管理合约中是否记录有当前储物柜管理节点所管理的储物柜的未处理的储物请求;其中,未处理的储物请求由储物柜管理合约在执行储物请求交易成功后记录到区块链上,储物请求交易由用户端获取储物柜信息后生成并发送至区块链网络;
响应于监测到未处理的第一储物请求,在本地查询相应的储物柜状态以生成第一储物请求的储物柜分配结果,生成分配结果提交交易并在区块链网络中广播,以供通过储物柜管理合约执行,将第一储物请求的分配结果记录到区块链上;
在储物柜分配结果为分配成功时,生成第一开柜指令并输出以控制打开相应的第一柜门;
监测储物柜管理合约中是否记录有当前储物柜管理节点所管理的储物柜的未处理的第一取物请求;其中,未处理的第一取物请求由储物柜管理合约在执行第一取物请求交易成功后记录到区块链上,第一取物请求交易由用户端响应于用户请求终止使用储物柜所生成并发送至区块链网络;
响应于监测到未处理的第一取物请求,生成第二开柜指令并输出以控制打开相应的第二柜门;
监测第二柜门是否开启成功:是,则生成状态更新交易并在区块链网络中广播,以供通过储物柜管理合约执行,在区块链上更新第二柜门所对应柜格的使用状态。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用户端的储物柜应用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储物柜的储物柜信息以生成储物请求交易并发送至区块链网络,以供区块链节点通过储物柜管理合约执行,将未处理的第一储物请求记录到区块链上,以供管理第一储物柜的第一储物柜管理节点:
在监测到第一储物请求后,在本地查询相应的储物柜状态以生成第一储物请求的储物柜分配结果,生成分配结果提交交易并在区块链网络中广播,以供区块链节点通过储物柜管理合约执行,将第一储物请求的分配结果记录到区块链上;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左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左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76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