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装盒成型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77562.6 | 申请日: | 2020-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7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裕同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1B50/04 | 分类号: | B31B50/04;B31B50/62;B31B50/74 |
| 代理公司: | 广东卓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25 | 代理人: | 岳帅 |
| 地址: |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 成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装盒成型设备,用于料板成型盒体和围条与成型后盒体的粘接,料板包括主体和连接于主体四周的待弯折边,包括机体和位于机体上的第一上料机构、盒体成型机构、点胶机构、围条成型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第三上料机构以及拾取机构;本发明通过第一上料机构和盒体成型机构完成盒体的预定位,通过围条成型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第三上料机构成型围条,并通过拾取机构将成型后的围条与成型后的盒体连接,最后通过盒体成型机构完成盒体的成型及盒体与围条的连接,解放了人力,大大提高了成型效率、组装效率和组装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盒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盒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包装盒的内盒在成型时需要在内盒的内侧壁粘接一围条结构,现有的组装方式均采用人工成型,即通过人力弯折围条,并将围条粘接在内盒盒体上,不仅生产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而且人工操作误差大,组装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盒成型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成型方式效率低下、成本高且组装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包装盒成型设备,用于料板成型盒体和围条与成型后盒体的粘接,所述料板包括主体和连接于主体四周的待弯折边,包括机体和位于所述机体上的第一上料机构、盒体成型机构、点胶机构、围条成型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第三上料机构、拾取机构;
所述机体设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
所述盒体成型机构可在所述机体上移动至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二工位和所述第三工位;
所述第一上料机构用于将料板上料至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盒体成型机构上;
所述点胶机构用于对位于所述第二工位的料板进行点胶作业;
所述围条成型机构用于围条成型,所述围条成型机构位于所述第三工位;
所述第二上料机构用于将模具上料至所述围条成型机构,所述第三上料机构用于将围条上料至所述围条成型机构;
所述拾取机构用于将成型后的围条移动至所述盒体成型机构上成型后的盒体内,并通过所述盒体成型机构完成盒体成型及围条与盒体的粘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包装盒成型设备,通过第一上料机构和盒体成型机构完成盒体的预定位,通过围条成型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第三上料机构成型围条,并通过拾取机构将成型后的围条与成型后的盒体连接,最后通过盒体成型机构完成盒体的成型及盒体与围条的连接,解放了人力,大大提高了成型效率、组装效率和组装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包装盒成型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盒体成型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下压装置、限位装置和成型夹具;
所述下压装置设有与所述料板主体形状尺寸相同的可升降的压合结构;
所述限位装置用于承接第一上料机构上来的料板,并限位所述料板,所述压合结构下压至第一位置时可解除所述限位装置对所述料板的限位,以使所述料板位于所述成型夹具内;
所述压合结构下压至第二位置时与所述成型夹具配合使所述料板成型为盒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托料限位板和弹性回复装置;
两个所述托料限位板相对间隔设置并用于承接第一上料机构上来的料板,所述托料限位板与所述弹性回复装置连接;
所述托料限位板顶部安装有第一滚轮,所述压合结构下压至所述第一位置时,压合下方两侧的所述第一滚轮,克服所述弹性回复装置的弹力并使两所述限位板相对远离,以使位于两所述托料限位板上的料板下落至所述成型夹具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裕同印刷包装有限公司,未经许昌裕同印刷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75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盖成型脱料机构及天盖成型设备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成品斗组合卸料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