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76116.3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1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彭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中明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制品 铸造 冲压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其结构包括引导装置、加工模、固定块、底座,引导装置与加工模相配合,加工模设于固定块上,固定块与底座固定连接,引导装置与底座相连接,固定块设有两个,并且呈对称结构设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立限位块使得下板下降到一定的高度时被阻挡而停止向下运动,辅助顶出块配合加工模的运动实现模具的冲压成型,成型之后的模具被顶板顶出,并利用梯形块、圆形块增大了活动杆与固定腔之间相对滑动的阻力,使得顶板具有更大的力可以将成型的模具顶出,在模具成型之后直接将其顶出,可以避免冷却时与模型内壁粘结,解决了脱模不完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锻造用金属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金属元素开发,金属制品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金属模具的制备通常利用冲压模具进行制备,目前的冲压模具具有以下缺陷:
现有的金属制品冲压模具先将模具冲压成型之后,等成型模具冷却之后再对其进行脱模,而模具冷却之后容易沾附在模型内壁上,脱模的过程中,容易破坏模型的完整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其结构包括引导装置、加工模、固定块、底座,所述引导装置与加工模相配合,所述加工模设于固定块上,所述固定块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引导装置与底座相连接,所述固定块设有两个,并且呈对称结构设立;
所述引导装置由活动轴、顶出块、弹簧、限位环构成,所述活动轴与限位环相配合,所述限位环顶部呈拱形状,所述限位环设有两个,并且以顶出块为中心呈对称结构设立,所述弹簧设于顶出块底部,所述顶出块与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轴贯穿加工模中央,所述活动轴位于顶出块正北方向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顶出块由顶板、实心块、活动杆、下板、活动组、固定腔构成,所述顶板与下板均设有两个,所述顶板与下板互相平行设立,所述顶板位于下板正北方向上,所述实心块呈矩形状,所述实心块的两侧上均设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贯穿实心块,所述活动杆将顶板与下板连接在一起,所述活动杆安装在固定腔内,所述固定腔中设有活动组,所述活动组与活动杆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限位环由固定框板、轨道、限位块构成,所述固定框板上设有轨道,所述轨道内嵌在固定框板内壁上,所述限位块与固定框板底部相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宽度大于固定框板两外边缘的宽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活动组由固定凸起、梯形块、圆形块、固定凹槽、衔接层构成,所述固定凸起设有三个以上,并且呈直线状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凸起呈弧形设立,所述固定凸起与固定凹槽相配合,所述固定凹槽与固定凹槽之间的衔接缝中设有衔接层,所述衔接层上设有梯形块、圆形块,所述梯形块、圆形块相间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梯形块设有三个,并且均等分布在衔接层上,所述梯形块较短的一边朝向固定凸起所在的一侧上,所述梯形块靠近固定凸起的一侧上设有凹凸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圆形块的外边缘层上表面设有凹凸纹,并且与梯形块相连接处为实心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凹槽固定安装在固定腔的内壁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活动杆通过顶板将加工模上的模型顶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中明,未经彭中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61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