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晶玻璃压延上色的方法及其制品加工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75250.1 | 申请日: | 2020-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0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谢屹;陈左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彩玉微晶新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1/00 | 分类号: | C03B1/00;C03B5/00;C03B13/00;C03B32/02;C03B25/00;C03B33/02;C03C1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叶新平 |
| 地址: | 51608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压延 上色 方法 及其 制品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一种微晶玻璃压延上色的方法,按以下步骤执行:步骤1,按设定比例配备多种原材料;步骤2,将多种原材料混合均匀为微晶玻璃混合料;步骤3,将混合料传送至熔炉中,在1450~1550℃熔融,为微晶玻璃液;步骤4,压延成型为未晶化的微晶玻璃连续板材;步骤5,在压延口的未晶化微晶玻璃连续板材表面上,直接淋釉或数码喷釉;步骤6,进入晶化辊道窑逐步升温至840~860℃,恒温晶化处理;步骤7,退火;步骤8,冷却出窑。本方案与现有的烧结着色法相比,省去了水淬、水淬料烘干、水淬料研磨、水淬料加釉粉二次混合、装模及抛光加工环节,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熔炉和工作池的污染,极大地保护了熔炉和工作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晶玻璃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晶玻璃压延上色的方法及其制品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微晶玻璃又称为陶瓷玻璃,具有玻璃和陶瓷的双重特性,微晶玻璃比陶瓷的亮度高,而又比玻璃韧性强。微晶玻璃集中了玻璃、陶瓷及天然石材的三重优点,优于天然石材和陶瓷,可用于建筑幕墙及室内高档装饰,成为理想的高档石材的替代产品。
现有的微晶玻璃加工工艺,存在以下缺陷:
(1)烧结着色法,包括配料、混合、熔化、水淬成水淬料、水淬料烘干、水淬料研磨、水淬料加釉粉二次混合、装模、晶化退火、热切割、抛光、桥切等工序,加工环节复杂,工作效率低;
(2)全熔着色法,因微晶玻璃于高温1450~1550℃熔融,其着色剂选择非常有限,且易造成熔炉污染,熔炉熔化均化压延成型的大板为单纯色,一旦出现问题,损失很大;
(3)瓷面着色法,一般以切割好的成品,在冷态下淋釉或3D喷墨(又称数码喷釉),重新升温至800℃左右,退火冷却完成,该法因后段增加一道重新升温工序,加工时间成本大大增加。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发明了一种微晶玻璃压延上色的方法及其制品加工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微晶玻璃加工工艺,烧结着色法加工环节复杂,工作效率低,全熔着色法着色剂选择有限,且易造成熔炉污染、损失风险大,瓷面着色法在冷态下淋釉或3D喷墨,重新升温至800℃,加工时间成本大大增加的问题。其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微晶玻璃压延上色的方法,按以下步骤执行:
步骤1,备料,按设定比例配备多种原材料;
步骤2,混料,将多种原材料混合均匀为微晶玻璃混合料;
步骤3,熔炉熔化,将混合料传送至熔炉中,在1450~1550℃熔融,澄清均化为特定组分的微晶玻璃液;
步骤4,压延成型,微晶玻璃液经压延成型,为未晶化的微晶玻璃连续板材;
步骤5,着色,在压延口的未晶化微晶玻璃连续板材表面上,直接淋釉或数码喷釉,形成表面釉层;
步骤6,晶化,进入晶化辊道窑逐步升温至840~860℃,恒温晶化处理;
步骤7,退火,将晶化微晶玻璃,按玻璃退火制度退火处理;
步骤8,冷却出窑,微晶玻璃成品冷却出窑;
步骤9,桥切,对微晶玻璃成品,按产品规格要求进行切割;
步骤10,检验,对产品进行性能检验;
步骤11,产品入库,将合格产品进行入库;
所述产品为微晶彩色板。
进一步地,所述原材料为石英砂或长石或方解石或重晶石或白云石或萤石或纯碱或碳酸钾或氧化铈中的任一种或者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的升温时间为3.5~6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彩玉微晶新材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彩玉微晶新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52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被套套取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危险性级别判断的精神障碍患者随身预警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