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73518.8 | 申请日: | 2020-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9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黄秋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何辉 |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发光单元、驱动板和系统级芯片,所述驱动板包括发光驱动芯片和微控制单元,所述发光驱动芯片一端与所述发光单元连接,所述发光驱动芯片另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系统级芯片与所述微控制单元通过第一串行外设总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串行外设总线上串联有滤波电路,通过在第一串行外设总线上串联滤波电路,使得滤波电路能够过滤第一串行外设总线中的干扰信号,保证第一串行外设总线信号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显示屏存在SPI走线容易受到干扰,导致信号失真,造成显示画面出错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显示屏中会采用SOC(System On Chip,系统级芯片)控制局部背光调节技术控制背光,如图1所示,该显示屏包括机顶盒/个人计算机、SOC、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单元)、LED Driver IC(发光二极管驱动芯片)和LED灯板组成,在各个模块的连接中,会采用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连接SOC和MCU,如图2所示,现有SOC与MCU之间的距离较远,两者之间通过SPI走线连接,但该连接方式会因为走线距离长导致SPI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信号波形失真,造成显示画面出错。
所以,现有显示屏存在SPI走线容易受到干扰,导致信号失真,造成显示画面出错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显示屏存在SPI走线容易受到干扰,导致信号失真,造成显示画面出错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
发光单元;
驱动板,包括发光驱动芯片和微控制单元,所述发光驱动芯片一端与所述发光单元连接,所述发光驱动芯片另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
系统级芯片,所述系统级芯片与所述微控制单元通过第一串行外设总线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串行外设总线上串联有滤波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波电路包括一阶滤波电路,所述一阶滤波电路包括电阻和电容,所述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系统级芯片,所述电阻另一端与所述电容连接,所述电阻另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容另一端接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阻的阻值范围为50欧姆至200欧姆,所述电容的大小范围为5皮法至20皮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串行外设总线包括串行外设时钟信号线、串行外设数据输出信号线、串行外设片选信号线,所述串行外设时钟信号线、串行外设数据输出信号线和串行外设片选信号线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滤波电路串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串行外设时钟信号线上串联有第一滤波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串行外设数据输出信号线上串联有第二滤波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串行外设片选信号线上串联有第三滤波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第二滤波电路、第三滤波电路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35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