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铜版辊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73428.9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5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杰;刘卫军;董军峰;牛建;丁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运城制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12 | 分类号: | C25D5/12;C25D3/38;C25D5/52;C25D21/14;C25D5/36 |
代理公司: | 杭州龙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0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 铜版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铜版辊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机加工→表面清洗→镀镍→镀铜→研磨抛光。其中,镀液包括:流酸铜:200~280g/L,硫酸:55~70g/L,氯离子:80~150g/L,开缸剂:6~8g/L,硬化剂(开缸):2~3mg/L,硬化剂(补加):80~120mg/KAH,整平剂(补加):80~120mg/KAH;镀铜过程中,镀铜温度:35~45℃,电流密度:15~30A/dm2,阴阳极面积比:1:(4~8),阴极移动速度:0.8~1.0μm/s,磷铜阳极:0.06P%,阴阳极距离:100~150μm。提高镀镍之前的加工精度,镀镍之后通过一次镀铜,镀到所需铜层厚度后,对铜辊进行研磨抛光,达到镜面效果再送去进行雕刻,减少中间装卸和研磨次数,节约材料,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版辊加工工艺,尤其是一种一次铜版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凹版印刷的特点是印品墨层厚实、颜色鲜艳、层次丰富、饱和度高、质量稳定、印版耐印率高、印品质量稳定,印刷速度高,承印材料多样化,所以,凹版印刷在包装领域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凹印版辊是卷筒料凹版印刷机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版辊,是滚筒表面镀铜,经过凹版电子雕刻机雕刻好图案,然后镀上一层铬。
版辊基体材料一般为无缝钢管,在无缝钢管表面进行处理之后,先镀镍,然后再进行镀铜,在铜层表面雕刻之后,再进行镀铬。
传统的镀铜工艺是镀底铜和面铜,先镀一层底铜,厚度一般为50微米,镀好后将版辊卸下,在研磨机上用砂轮将表面磨一遍,主要是消除表面的粗糙度,然后再装到版架上,清洗干净后,在表面浇上一层硝酸银溶液使铜表面有一层银单质,再镀二次铜,这种工艺由于底铜和面铜之间有一层银单质,面铜容易剥离,如果客户需要将原辊重新利用时,只需将面铜直接剥掉,重新镀上一层面铜,简单方便,但是底铜加面铜铜层厚度至少在150微米,并且中间多一个装卸版和研磨环节,用时时间长,材料损耗也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两次镀铜,增加了装卸和研磨过程,用时长,且材料损耗大的缺陷,提供一种一次铜版辊加工工艺,提高镀镍之前的加工精度,镀镍之后通过一次镀铜,镀到所需铜层厚度后,对铜辊进行研磨抛光,达到镜面效果再送去进行雕刻,减少中间装卸和研磨次数,节约材料,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一次铜版辊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机加工:通过计算得到钢辊的尺寸,并在钢辊表面进行精研,获得钢辊精研版面,精研版面的Ra≤0.3μm;
(2)、表面清洗:通过清洗去除钢辊表面油污;
(3)、镀镍:在钢辊表面镀镍,镍层的厚度控制在0.3-0.5μm,镀镍之后对镍层表面用水砂纸进行打磨;
(4)、镀铜:以全浸或半浸的方式在镀液中进行;
(5)研磨抛光:镀铜之后对铜辊进行清洗,清洗之后研磨抛光到镜面效果;
其中,镀液包括:流酸铜:200~280g/L,硫酸:55~70g/L,氯离子:80~150g/L,开缸剂:6~8g/L,硬化剂(开缸):2~3mg/L,硬化剂(补加):80~120mg/KAH,整平剂(补加):80~120mg/KAH;
镀铜过程中,镀铜温度:35~45℃,电流密度:15~30A/dm2,阴阳极面积比:1:(4~8),阴极移动速度:1.0~1.3m/s,磷铜阳极:0.06P%,阴阳极距离:80~1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运城制版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运城制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34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