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胸外科临床的胸骨撑开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72229.6 | 申请日: | 2020-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9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玉江 |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胸外科 临床 胸骨 撑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胸外科临床的胸骨撑开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行走机构,每个所述行走机构的顶部均自前往后依次固定有两个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之间共同固定有横梁,四个所述支撑柱外均滑动套接有套筒,且四个所述套筒之间共同固定有升降台,两个所述行走机构的顶部分别安装有与升降台左右两端相匹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台的底部对称固定有两个连接架,两个所述连接架的下端共同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中部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内对称安装有斜撑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对称地固定安插在升降台左右两端的两个丝杆套。本发明可以在斜撑开患者胸腔的同时实现对患者正常手术流程的开展,从而确保治疗效果的如期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胸外科临床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胸外科临床的胸骨撑开器。
背景技术
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其中又以肺外科和食道外科为主。由于对专业化程度要求的提高,胸外科已经分化为普通胸外科、心脏外科、大血管外科以及小儿心脏外科等,这能使专科医师们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更加精湛和深入,专业化水准亦更加提高。胸外科领域中的疾病常常发生在与生命相关的脏器,如心脏、肺脏,其治疗过程亦常影响到这些脏器功能的稳定,从而对生命造成威胁。因此,胸外科医师在对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些潜在的危险,应当充分认识重要脏器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大限度地治疗疾病,而且最大限度地保留患病脏器的正常功能和最小程度地干扰相关的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
胸外科临床手术离不开对患者胸骨的撑开方便进行后续的手术步骤,但目前的胸骨撑开器大多需要医护人员手动进行控制,一定程度上影响医护人员的正常手术流程,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的胸骨撑开器大多需要医护人员手动进行控制,一定程度上影响医护人员的正常手术流程,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进而提出的一种用于胸外科临床的胸骨撑开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胸外科临床的胸骨撑开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行走机构,每个所述行走机构的顶部均自前往后依次固定有两个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之间共同固定有横梁,四个所述支撑柱外均滑动套接有套筒,且四个所述套筒之间共同固定有升降台,两个所述行走机构的顶部分别安装有与升降台左右两端相匹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台的底部对称固定有两个连接架,两个所述连接架的下端共同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中部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内对称安装有斜撑机构。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对称地固定安插在升降台左右两端的两个丝杆套,两个所述丝杆套内分别螺纹安插有两个丝杆,且两个所述行走机构的顶部均对称地安装有两个伺服电机,两个所述丝杆的下端分别与两个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接。
优选的,所述横梁的底部对称固定有两个轴承座,两个所述轴承座内均设置有轴承,两个所述丝杆的上端分别转动安插在两个轴承的内圈上。
优选的,所述斜撑机构包括对称地转动安插在条形开口内的两个销轴,两个所述销轴外均依次固定套接有斜撑架和齿轮,且所述横板上对称安装有分别与两个齿轮相匹配的带转组件。
优选的,两个所述斜撑架的末端外均嵌设有防护胶垫。
优选的,所述带转组件包括固定在横板底部的气室,所述气室的端部固定安插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内滑动安插有与齿条板相固接的限位杆,所述气室内安装有活塞盘,所述活塞盘外套设有密封圈,所述限位杆伸进气室内的一端与活塞盘的端面固接设置,所述限位杆外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限位套的端面固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塞盘的端面固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台的顶部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气管,两个所述气管的末端分别贯穿升降台和横板后竖直插入两个气室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玉江,未经刘玉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22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