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层共挤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72091.X | 申请日: | 2020-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3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陆伟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新文塑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2;B32B27/20;B32B7/02;B32B33/00;B65D65/4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史玉婷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层 包装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集装袋包装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层共挤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三层共挤包装膜,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层、中层和外层三部分。本发明的三层共挤包装膜具有挺度好,膜表面光滑,易开口,耐高温物料等特点,耐高温温度可达115℃,可以满足特殊下游包装需求企业需要,相比传统集装袋内衬袋,可用于高温物料灌装需求使用,在高温物料使用过程,不会造成内袋粘连,不易放料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装袋包装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层共挤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集装袋又称柔性集装袋、吨装袋、太空袋等,英文翻译多种,FIBC,是集装单元器具的一种,配以起重机或叉车,就可以实现集装单元化运输,它适用于装运大宗散状粉粒状物料。集装袋是一种柔性运输包装容器,广泛用于食品、粮谷、医药、化工、矿产品等粉状、颗粒、块状物品的运输包装,发达的国家普遍使用集装袋作为运输、仓储的包装产品。
传统集装袋由于包装材料自身存在的缺陷,直接限制了其在包装领域的进一步发展。(1)传统的集装袋易破裂导致大量产品损失和不良外观;(2)传统的集包装袋包装速度低,难以适应包装线的高速包装要求;(3)传统的此类包装袋在阻隔性能上达不到要求,无法包装一些对阻隔性能要求高的产品;(4)传统的FFS包装(FFS袋为制袋(Film)—装料(Fill)—封口(Sea1)一体化的缩写),虽然能够实现连续性一次自动成型,但是在包装内容物、热封强度、码垛、运输、耐高温物料等各个环节的存在一些弊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三层共挤包装膜,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层、中层和外层三部分;按重量份计,所述内层的制备原料包括20~50份低密度聚乙烯-1、10~5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5~60份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5~30份高密度聚乙烯-1;按重量份计,所述中层的制备原料包括20~50份低密度聚乙烯-2、10~5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5~60份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5~30份高密度聚乙烯-2、2~10份色母粒;按重量份计,所述外层的制备原料包括20~50份低密度聚乙烯-3、10~5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5~60份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5~30份高密度聚乙烯-3;所述内层、中层和外层的重量比为1:(2~3):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高密度聚乙烯-1、高密度聚乙烯-2和高密度聚乙烯-3的熔融指数为0.01~0.08g/10min。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高密度聚乙烯-1、高密度聚乙烯-2和高密度聚乙烯-3的密度为0.94~0.96g/cm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高密度聚乙烯-1、高密度聚乙烯-2和高密度聚乙烯-3分别选自6366M、7000F、DMDA6149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分别为博禄化工FB2230和/或博禄化工FB23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和高密度聚乙烯-1的重量比为(1.5~2.5):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和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分别选自陶氏化学5400G、埃克森1018MA、埃克森1327HA、埃克森3527PA、陶氏化学5230G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和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为陶氏化学5400G;所述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为埃克森1018M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文塑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文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20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