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的制造方法以及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71838.X | 申请日: | 2020-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4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櫻井贵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10/28;H01M10/3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今子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制造 方法 以及 | ||
本发明提供电池的制造方法以及电池。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卷绕正负的所述电极板(20、30)和所述间隔体(40)而形成所述电极卷绕体,以使所述间隔体(40)成为卷绕完成后的所述电极卷绕体中的最外周的方式,切断正负的所述电极板(20、30)以及所述间隔体(40)的未卷绕部分,将切断后的未卷绕部分进而卷绕到所述电极卷绕体,将所述间隔体(40)的末端部(43)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固定到所述电极卷绕体,在所述间隔体(40)的所述电极卷绕体中的最外周部分的宽度方向两端部(44)的正或者负的电极板(20、30)的电极活性物质非涂敷部(25、35)上的处所进行热熔敷,将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44)固定到所述电极卷绕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将电极板和间隔体卷绕而成的电极卷绕体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17-059395记载的例子。在该文献记载的电池中,用粘接带固定电极卷绕体的最外周中的间隔体的末端部。由此,使得间隔体的最外周部分不易卷缩。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技术中,有电极卷绕体中的间隔体的最外周部分卷缩的情况。其理由在于,在间隔体的末端部中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未被固定。如果间隔体的最外周部分即便部分性地卷缩的状态下插入到电池的外装容器,则在插入时与通常不同的应力被施加到间隔体。因此,有间隔体破损而导致内部短路的情况。
如果在末端部的全宽范围粘贴粘接带则不应产生间隔体的卷缩,但在间隔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区域中,在其下的电极卷绕体的电极板之间有间隙。该区域是仅存在正负的电极板中的一方的区域,进而位于电极板中的无电极活性物质层的非涂敷部之上。这样,在间隙多的区域之上按压并粘贴粘接带时,其自身有时使电极板破损。
本发明提供在制造时不产生间隔体的最外周部分的卷缩、并且也不产生电极板的破损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涉及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电池具有将正负的电极板和间隔体卷绕而成的电极卷绕体,所述正负的电极板是具有电极活性物质涂敷部和电极活性物质非涂敷部的带状的集电箔,所述非涂敷部设置于所述集电箔的宽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所述间隔体是带状,具有将所述电极活性物质涂敷部全部覆盖而到达所述非涂敷部的一部分的宽度,所述电极卷绕体具有中央部、正极连接部、以及负极连接部,所述中央部存在正负的所述电极板和所述间隔体,所述正极连接部仅存在向所述中央部的一方侧突出的正的电极板的所述非涂敷部的一部分,所述负极连接部仅存在向所述中央部的另一方侧突出的负的电极板的所述非涂敷部的一部分。所述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将正负的所述电极板和所述间隔体卷绕而形成所述电极卷绕体,以使所述间隔体成为卷绕完成后的所述电极卷绕体中的最外周的方式切断正负的所述电极板以及所述间隔体的未卷绕部分,将与所述电极卷绕体连接的正负的所述电极板以及所述间隔体的切断后的未卷绕部分进而卷绕到所述电极卷绕体,将所述间隔体的作为被切断的处所的末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固定到所述电极卷绕体,在所述间隔体的所述电极卷绕体中的最外周部分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正的电极板的所述非涂敷部或者负的电极板的所述非涂敷部上的处所进行热熔敷而将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固定到所述电极卷绕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18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