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70422.6 | 申请日: | 2020-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5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何辉 |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层、第一绝缘层、第一金属层、第二绝缘层、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包括桥接层和第一悬浮图案,第二金属层包括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设置在同一层中且驱动电极通过桥接层与感应电极电连接,从而避免了断口结构设计,使得面板内的容值均匀性好,触控电极间不会短路,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好且产品性能优良。
技术领域
本揭示涉及显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触控及感应技术的不断提升和迅速发展,触控面板已被广泛的应用与各种显示设备中。
在触控显示领域中,触控屏包括外挂式(on cell)、内嵌式(in cell)等触控结构。其中on cell结构因其触控精度高而备受青睐。对于on cell触控面板,通常包括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在设置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时,现有技术中往往将其设置为金属网格结构,同时,在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设置断口结构,通过断口结构将驱动电极、感应电极及悬浮块之间相互隔离,在保证触控功能的同时,还保证显示面板光学效果的一致性。但是,在设置断口结构时,断口宽度不容易掌握,断口宽度太小时容易导致电极与悬浮块之间出现短路,进而造成电极通道容值异常,断口宽度太大时不利于显示面板的设计,最终影响产品的良率。
综上所述,现有制备技术中,在设计触控电极时,存在着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布局不合理,同时,电极之间的断口容易造成产品内部出现短路,最终影响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降低产品的良率。
发明内容
本揭示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布局不合理,电极之间的断口结构容易造成产品内部短路,影响产品的电极通道容值,影响显示效果,降低成品的良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揭示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发光层;
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上;
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
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且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层;以及
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桥接层和第一悬浮图案,所述桥接层和所述第一悬浮图案相互绝缘,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应电极设置在同一层中且所述驱动电极通过所述桥接层与所述感应电极电连接。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在相交的交互区设置为相对应的凸凹状结构。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凸凹状结构的凸起或凹陷的深度大于400um,宽度大于200um。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还包括间隔区,所述间隔区设置在所述交互区对应的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间隔区的宽度为10um~100um。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驱动电极或所述感应电极包括网格结构的触控电极和网格结构的第二悬浮图案,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悬浮图案相互绝缘。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网格结构包括菱形、圆形或三角形。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悬浮设置在与所述桥接层相对应的区域上。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悬浮图案和与所述第一悬浮图案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悬浮图案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投影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04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