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封闭初支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69609.4 | 申请日: | 2020-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2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利;张志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11/15 | 分类号: | E21D11/15;E21D11/18;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孙红颖 |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封闭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封闭初支的方法,其使初支拼装的波纹钢板(3)上预留第一注浆孔(31)、第二注浆孔(32)和观察孔(33);隧道孔洞长度达到第一设定长度时,按照开挖的顺序,利用流态固化土浆液对第一设定长度的隧道孔洞进行初支背后注浆;浆液先从处于隧道掌子面拱腰位置的第二注浆孔(32)中注入,再从处于隧道掌子面拱肩位置的第一注浆孔(31)中注入,待浆液溢出处于隧道掌子面的拱顶位置的观察孔(33)时,结束注浆;隧道孔洞长度达到第二设定长度,检查初支结构背后形成的固化土(4)存在空洞时,通过在波纹钢板(3)上预留的补浆孔(34)进行二次注浆。本发明能提高初支施工效率,实现初支快速封闭形成承载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封闭初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浅埋隧道尤其是地铁区间软土隧道通常采用台阶法施工,初支采用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
受隧道施工方法影响,上台阶开挖完成,架设上半断面格栅拱架,打锁脚锚杆,再喷射混凝土;下台阶开挖完成,再架设下半断面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如此初支才算封闭,形成结构,初支架设时间过长不利于控制围岩径向变形。
随着城市浅埋隧道机械化全断面施工的逐步应用,掌子面土体一次开挖到位,为减少掌子面围岩暴露时间,控制隧道变形,需尽早封闭初支,缩短施工循环耗时,发挥承载作用。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快速封闭初支的方法,以实现隧道初支快速封闭成环,及早发挥承载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快速封闭初支的方法,其能够使初支快速封闭成环形成承载结构,可有效控制隧道掌子面后方围岩径向变形,控制地表沉降,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快速封闭初支的方法,其包括:
步骤一,利用波纹钢板在隧道孔洞的隧道掌子面周圈进行初支拼装作业,并使该波纹钢板上预留有第一注浆孔、第二注浆孔和观察孔,其中第一注浆孔处于隧道掌子面拱肩位置,其中第二注浆孔处于隧道掌子面拱腰位置;观察孔处于隧道掌子面的拱顶位置处;
步骤二,开挖的隧道孔洞长度达到第一设定长度时,停止隧道开挖,按照开挖的顺序,利用搅拌配制好的流态浆液对第一设定长度下各个循环开挖的隧道孔洞进行初支背后注浆作业;且在注浆作业过程中,先从所述第二注浆孔中注入浆液,再从所述第一注浆孔中注入浆液,待浆液溢出所述观察孔时,则结束当前循环的注浆作业;
步骤三,开挖的隧道孔洞长度达到第二设定长度时,检查初支结构背后的浆液凝固后形成的固化土是否存在空洞,并在存在空洞时,通过在波纹钢板上预留的补浆孔进行二次注浆。
更优选地,所述补浆孔位于波纹钢板处于隧道掌子面拱肩位置的部分的上;和/或,所述补浆孔位于波纹钢板处于隧道掌子面拱腰位置部分的上。
更优选地,第一设定长度可以等于沿隧道开挖方向开挖二个循环的距离。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设定长度大于或等于沿隧道开挖方向开挖3~5个循环的距离,且小于等于沿隧道开挖方向开挖5个循环的距离。
由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在城市浅埋隧道掌子面全断面开挖后,采用波纹钢板快速拼装成环,形成初期支护;波纹钢板上预留注浆孔、观察孔、补浆孔,待波纹钢板拼装一定的环数后,采用流动性好、强度增长快的固化土进行初支背后注浆,填补空隙,波纹钢板与固化土共同作用,形成初支承载体系,因此,本发明能够有益于提高初支施工效率,实现初支快速封闭形成承载结构,可有效控制隧道掌子面后方围岩径向变形,控制地表沉降,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本发明适用于隧道工程初期支护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96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直流混合波的生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浮码头接驳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