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丝机械法除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69435.1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1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黄玉平;董刚;于明光;赵成林;李德军;尚德礼;康磊;廖相巍;唐雪峰;王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2 | 分类号: | B23D79/02;B23D79/10;B23Q7/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丝 机械 除锈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丝机械法除锈装置,包括金属丝除锈装置、金属丝输出盘架及金属丝输入盘架;金属丝除锈装置由径向定位环、轴向定位臂、导向筒、刮刀夹持器及刮刀组成;所述径向定位环的中部沿轴向设导向通孔,导向筒设于导向通孔内,自金属丝输出盘架引出的金属丝穿过导向筒后连接金属丝输入盘架;导向通孔外侧的径向定位环上沿轴向至少设置2个定位通孔,每个定位通孔中对应设1个轴向定位臂;轴向定位臂的一端设刮刀夹持器用于夹紧固定刮刀,刮刀的刀刃与金属丝表面紧密接触。本发明采用刮刀与金属丝表面弹性接触,在彻底清除金属丝表面锈层的前提下,确保不会划伤金属丝表面,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除锈效率高,无污染,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丝除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丝机械法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丝锈蚀是普遍现象,因为锈层危害较大,使用前需要将锈层去除。目前,去除锈层的主要方法包括手工机械打磨除锈法、滚筒除锈法、火焰除锈法、喷丸除锈法、化学处理除锈法。其中,手工机械打磨除锈法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火焰除锈法除锈不够彻底,并且容易形成新的氧化皮;喷丸除锈法因为金属丝比表面积大,所以效率低、成本高;化学处理除锈法又称酸洗除锈法,需要大量使用腐蚀液,会导致环境污染,并使金属锈层化学成分改变。
机械法除锈具有效率高、低成本、无污染的优点,公开号为CN109382744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钢丝用无酸预处理工艺”,采用一种钢丝批量化物理除锈装置,包括竖向剥壳轮、横向剥壳轮、螺旋钢丝刷和除锈机;所述竖向剥壳轮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位于第二滚轮上方,且第二滚轮的轮槽的最高点位于第一滚轮的轮槽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所述横向剥壳轮水平设置在第二滚轮的右侧,所述螺旋钢丝刷、除锈机依次设置在竖向剥壳轮的左侧,钢丝经过第二滚轮的轮槽最低点处的轮槽后围绕横向剥壳轮继续向前传动;所述螺旋钢丝刷由螺旋状杆部和除锈丝构成,所述除锈丝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螺旋状杆部的内表面上,除锈丝的另一端朝向螺旋状杆部的螺旋中心,所述除锈丝的长度大于螺旋状杆部直径;所述螺旋状杆部和除锈丝的材质均为弹簧钢。
公开号为CN108312030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圆铁条除锈装置”,包括有底板、支脚、第一放置板、支架、支板、滑轨、滑块、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等;底板的上方左右两侧对称式固定连接有支脚,两个支脚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板,底板的上方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下方开有第一通孔,支架的左侧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板,支板的底部设置有滑轨。本发明实现了利用机械代替人工进行帮助圆铁条进行除锈的功能,本发明具有除锈速度快,除锈彻底,而且节省人力资源的功能,同时本发明还具有使用方便、使用安全、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等特点。
上述两篇专利文献中所涉及的方法各有所长,但是一个使用钢丝刷,另一个使用砂轮,均存在效率较低,并且除锈不彻底的问题。此外,采用钢丝刷时,由于钢丝刷的硬度较高,容易导致划伤金属丝表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丝机械法除锈装置,采用刮刀与金属丝表面弹性接触,在彻底清除金属丝表面锈层的前提下,确保不会划伤金属丝表面,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除锈效率高,无污染,成本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金属丝机械法除锈装置,包括金属丝除锈装置、金属丝输出盘架及金属丝输入盘架;所述金属丝除锈装置置于金属丝输出盘架与金属丝输入盘架之间,金属丝除锈装置由径向定位环、轴向定位臂、导向筒、刮刀夹持器及刮刀组成;所述径向定位环的中部沿轴向设导向通孔,导向筒设于导向通孔内,自金属丝输出盘架引出的金属丝穿过导向筒后连接金属丝输入盘架;导向通孔外侧的径向定位环上沿轴向至少设置2个定位通孔,定位通孔沿径向定位环周向均匀设置;每个定位通孔中对应设1个轴向定位臂,轴向定位臂能够沿径向定位环的径向进行位置调节;轴向定位臂的一端设刮刀夹持器用于夹紧固定刮刀,刮刀的刀刃与金属丝表面紧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94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安全更换轧机主传动连杆的方法
- 下一篇:焊接过程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