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斜拉桥混凝土主梁的锚管式索梁锚固结构及其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9355.6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4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焦义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4 | 分类号: | E01D19/14;E01D21/00;E01D1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刘艳芝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拉桥 混凝土 锚管式索梁 锚固 结构 及其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斜拉桥混凝土主梁的锚管式索梁锚固结构及其定位方法,包括锚固组件、斜拉索连接组件,其中,锚固组件包括索导管、锚垫板、腹板、底板、加劲肋,斜拉索连接组件包括锚环、锚杯,所述索梁锚固结构埋于混凝土主梁腹板中,索梁锚固底部与混凝土箱梁底板平齐;索导管局部埋于腹板和顶板中;连接筋和螺旋筋环绕在斜拉索索导管上并埋设在混凝土箱梁内;加劲肋用于连接锚垫板和索导管,斜拉索通过锚环和锚杯锚固在锚垫板上。该结构能适应各斜拉索横向倾角的不同,锚垫板与索导管采用固定角度,降低制造难度,安装时只需根据主塔索导管倾斜角就可实现精准定位,使斜拉索的施工更加方便,可批量制造,保证质量、施工快捷、受力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拉桥混凝土主梁的锚管式索梁锚固结构及其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作为跨越能力较强的斜拉桥,是大跨度桥梁的主要桥型。斜拉桥是一种自锚式体系,作为直接承受和传递斜拉索索力的索梁锚固结构,是混凝土斜拉桥最为关键且受力最复杂的区域之一,要求其传力顺畅、构造简洁、安装和维修方便等,并保证其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是控制设计的关键部位。斜拉桥常见的索梁锚固结构形式主要有耳板式、锚拉板式、锚管式和锚箱式等。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索梁锚固结构两侧设计成大体积实体区,混凝土用量较大振捣困难、混凝土箱梁截面的顶板和两侧实体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刚度突变易造成混凝土开裂,索导管与密集的钢筋和梁体横向预应力筋发生位置冲突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解决现有突出问题。
“一种混合索梁锚固结构”,申请号为2016103900237,申请日为2016年6月2日,公开了一种索梁锚固结构,在混凝土主梁顶部设置混凝土锚块,安装斜拉索的锚拉板组件与混凝土锚块配合固定连接。
“斜拉桥钢-混组合索梁锚固构造”,申请号为2015105308920,申请日为2015年8月26日,公开了一种索梁锚固结构,包括矩形钢管、布设在矩形钢管内的加劲肋组件、由填充于矩形钢管内的混凝土浇筑成型的混凝土结构和布设于矩形钢管上的锚拉板,矩形钢管、加劲肋组件和混凝土结构组成加劲型钢管混凝土构件。
“一种用于斜拉桥混凝土主梁的钢锚板式索梁锚固结构”,申请号为2018211082013,申请日为2018年7月23日,包括混凝土主梁,钢锚板组件和斜拉索。所述钢锚板组件包括钢锚板、耳板、剪力连接件、承压底板和补强板。
上述三个专利的技术方案存在同样的问题,即结构工艺相对复杂,安装定位困难,在安装应用过程中,费时费力,后期维护不便,而且应力集中,可能造成混凝土开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斜拉桥混凝土主梁的锚管式索梁锚固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索梁锚固结构复杂,应力集中可能造成混凝土开裂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斜拉桥混凝土主梁的锚管式索梁锚固结构,包括锚固组件、斜拉索连接组件,其中,锚固组件包括索导管、锚垫板、腹板、底板、加劲肋,斜拉索连接组件包括锚环、锚杯;锚垫板、腹板、底板构成一个空腔结构,锚杯和锚环位于该空腔内,锚环套接在锚杯外侧,锚杯设置在锚垫板的下侧;索导管垂直连接在锚垫板上并用加劲肋连接固定;斜拉索的下端穿过索导管与锚杯连接。
索导管上设置若干“丿”字形连接筋,与混凝土共同作用形成剪力连接件。
锚垫板的上表面设置沿索导管中轴线布置的螺旋筋。
索导管的外侧设置若干用于定位螺旋筋的铆钉。
索导管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根据斜拉索的设计角度确定。
锚环和锚杯采用螺纹连接,斜拉索张拉后,将锚环拧紧在锚杯上。
还包括盖板和拉手,盖板通过紧定螺栓安装在底板槽口处,拉手焊接在盖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93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胶废水的分离回收方法
- 下一篇:框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