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光学检测伪缺陷去除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68258.5 | 申请日: | 2020-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9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凡;杨海东;徐康康;朱成就;印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V10/25;G06V10/26;G06V10/30;G06V10/44;G06T7/187;G06T7/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黄忠 |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光学 检测 缺陷 去除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光学检测伪缺陷去除方法及系统,包括:将模板图和待检图均划分成轮廓区和非轮廓区;对轮廓区进行空间滤波,采用阈值分割的方法剔除轮廓区的伪缺陷,保留真实缺陷;采用几何均值滤波器对非轮廓区进行滤波;差影几何均值滤波后的非轮廓区,获取非轮廓区的疑似缺陷,将缺陷允许的最小面积作为阈值,删除疑似缺陷中小于阈值的噪点;将剔除伪缺陷的轮廓区以及删除噪点后的非轮廓区合并,提取图像的真实缺陷。本申请能够去除配准时产生的轮廓伪影,同时不会影响真实缺陷造成缺陷漏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光学检测伪缺陷去除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自动光学检测技术因其高速、高效、准确、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在缺陷检测领域,通常有如下四个步骤:1、图像采集;2、图像预处理;3、缺陷检测;4、缺陷分类。
差影法是常用的缺陷检测方法,它是通过将待检图与预先制作的模板图进行差分计算,逐像素对比出产品图与标准模板图的不同之处,从而找出产品中的缺陷。现有技术中对形状的缺陷检测可以将拍摄的图片二值化,然后使用差影法进行缺陷检测,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检出效果。然而,由于彩色印刷品的表面缺陷复杂、种类繁多,除形状缺陷外还有偏色、漏墨、杂点、污迹等颜色维度上的缺陷,若将图像二值化将会造成漏检。因此,通常会将彩色图转为灰度图进行处理,从而可以在减少计算量的同时,又能检测颜色缺陷。使用差影法进行缺陷检测时要先进行图像配准,在使用仿射变换将实时图和模板图进行配准时,会因插值运算而出现灰度偏移,形成伪缺陷造成误检。
现有的印刷品表面缺陷检测技术,有的使用精准的机械定位装置,来减少采集图相较模板图的位移,避免配准时发生灰度偏移,杜绝伪缺陷的产生,从而在图像处理时不考虑伪缺陷问题。这需要昂贵的机械设备,缺陷检测算法不具备通用性。或者采用粗暴的处理方法,将可能产生伪缺陷的区域直接剔除来降低误检,但是却增加了漏检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光学检测伪缺陷去除方法及系统,能够剔除配准时产生的伪缺陷,提取出真实的印刷品表面缺陷。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光学检测伪缺陷去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模板图和待检图均划分成轮廓区和非轮廓区;
对所述轮廓区进行空间滤波,采用阈值分割的方法剔除所述轮廓区的伪缺陷;
采用几何均值滤波器对所述非轮廓区进行滤波;差影所述几何均值滤波后的所述非轮廓区,获取所述非轮廓区的疑似缺陷,将缺陷允许的最小面积作为阈值,删除所述疑似缺陷中小于所述阈值的噪点;
将剔除伪缺陷的所述轮廓区以及删除噪点后的所述非轮廓区合并,提取图像的真实缺陷。
可选的,所述在将模板图和待检图划分成轮廓区和非轮廓区,之前还包括:
采用Sobel算子提取所述模板图的图形边缘,得到所述模板图的轮廓。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模板图和待检图划分成轮廓区和非轮廓区具体为:
对所述轮廓进行膨胀操作生成轮廓区域,将所述轮廓区域作为感兴趣区域;
将所述感兴趣区域分别与所述模板图和待检图进行减操作,将所述模板图和所述待检图划分成轮廓区和非轮廓区。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轮廓区进行空间滤波,采用阈值分割的方法剔除所述轮廓区的伪缺陷具体为:
采用均值滤波平滑所述轮廓区,得到第一平滑轮廓区;
差影均值滤波后的所述模板图和待检图,并计算差影后的图像灰度值之和作为第一灰度总和;
采用高斯滤波平滑所述第一平滑轮廓区得到第二平滑轮廓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82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