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复频率片状放大器无应力装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67888.0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9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养帅;王冰艳;张攀政;朱健强;马伟新;周申蕾;夏志强;张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02 | 分类号: | H01S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复 频率 片状 放大器 应力 方法 | ||
一种重复频率片状放大器无应力装夹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的窗口玻璃四周通过密封胶和隔条固定于盖板上,增益介质通过叠片沿着表面法线方向进行固定,然后盖板与片框两端面进行密封,叠片与片框左右两内壁进行连接。本发明能实现重复频率片状放大器的无应力装夹,具有构思巧妙、简单易行、结构紧凑和拆卸方便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在重复频率片状放大器的无应力装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大器,特别是一种重复频率片状放大器无应力装夹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ICF研究的深入,激光驱动装置正朝着高能重复频率方向发展,片状放大器作为高功率激光装置能量放大的关键环节,提供了90%以上的能量,所以实现激光驱动装置重频化的核心是实现片状放大器的重频化,基于液体冷却的热管理方法是实现片状放大器重频化的有效方法之一,而由于冷却液的引入,采用传统的装校方式和结构,重频片状放大器又会呈现出与传统片状放大器不一样的特征和现象,具体为波前畸变激增(数倍)和密封性达不到要求,严重限制了重复频率片状放大器的正常使用,是重复频率片状放大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对于大口径的(口径φ100mm以上)片状放大器这一现象更为明显,并且这种现象与安装结构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所以实现重复频率片状放大器无应力装校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一种重复频率片状放大器无应力装夹方法,该方法能实现重复频率片状放大器的无应力装夹,具有构思巧妙、简单易行、结构紧凑和拆卸方便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在重复频率片状放大器的无应力装夹。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重复频率片状放大器无应力装夹方法,其特点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重复频率片状放大器的窗口玻璃置于盖板内,在所述的盖板与所述的窗口玻璃的四周的间隙内均先埋进可伸缩的、初始截径为φM(φM≥d3)的隔条,d3为所述的间隙的宽度,然后在所述的盖板与所述的窗口玻璃的四周的间隙内灌注密封胶,所述的窗口玻璃依靠所述的隔条和密封胶安装固定在盖板上,实现窗口玻璃的无应力安装,所述的窗口玻璃包括上窗口玻璃和下窗口玻璃,所述的盖板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
2)所述的下盖板的两端与两片框密封连接,实现下窗口玻璃的无应力密封装夹;
3)多片增益介质依靠两端的叠片沿着增益介质表面法线方向进行固定,所述的叠片和所述的片框的两内壁进行连接,所述的叠片的厚度为d2,所述的增益介质厚度为d1,0<d2-d1<0.1mm,实现增益介质的无应力装校;
4)将所述的上盖板的两端与所述的两片框的上表面密封连接,最终实现重复频率片状放大器的无应力装校。
所述的叠片的厚度为d2由两片叠片叠加实现,或通过叠片一次性机加工实现。
所述的隔条的材料为金属密封圈、橡胶密封圈或棉质细线,所述的隔条的拉伸断裂强度≥10kgf。
所述的密封胶(3)为硅橡胶。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构思巧妙,简单易行,拆卸方便,可以实现重复频率片状放大器无应力装夹,促进重复频率片状放大器的真正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重复频率片状放大器无应力装夹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窗口玻璃无应力装夹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增益介质无应力装夹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波前测试效果图.(a)装夹前;(b)装夹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详述本发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78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