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谐振变压器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67241.8 | 申请日: | 2020-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6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 发明(设计)人: | 吴权派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纬(广州)电子有限公司;苏州明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02 | 分类号: | H01F27/02;H01F27/30;H01F27/32;H01F27/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任媛;刘铁生 |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谐振 变压器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谐振变压器结构,其结构主要包括:一主体、一盖体、一第一铁芯、以及一第二铁芯;其中,该盖体用以覆盖该主体的一第二绕线管。特别地,本发明将该盖体设有一中央容置部、一第一侧边容置部与一第二侧边容置部。如此设置,当该盖体覆盖该第二绕线管并将初级侧铁芯组合至该盖体与该第二绕线管后,该盖体即提供一有效绝缘予初级侧铁芯。同时,由于第二绕线管被该盖体的该中央容置部所容置包覆,因此当高压输入第二绕线管之上的初级线圈之时,盖体即提供初级线圈一有效绝缘,以防止高压电经由邻近的次级侧铁芯而直接跨越至次级线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电力电子技术的相关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谐振变压器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LLC变压器主要工作在LC谐振状态,在LLC串联谐振转换器的架构中,谐振储能组件能够被集成于单一个变压器中,然而,为了方便调整电源的谐振与稳定性,一般LLC谐振变压器主要设计成双槽结构,其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分别绕在两个槽中且彼此隔离,一般的LLC谐振变压器存在较大的漏磁通,该漏磁通被用以实现谐振腔的谐振电感。另外,在磁芯磁路中插入气隙,可用以获得谐振腔所需的激磁电感。
一般谐振变压器虽通过增加变压器中的漏感以替代谐振电感。然而,由于气隙周围的磁场会对附近的绕组或导体产生边缘效应,引起较大损耗,并且,双槽结构导致绕组槽的长度减半,使得每层绕组的匝数减少并造成绕组的层数增加,再加上邻近效应使得交流电阻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导致变压器转换效率下降。
另外,一般谐振变压器为了在有限空间内达到隔离的效果,其以盖体或缠绕贴覆绝缘材料的方式包覆线圈与铁芯。请参阅图1,显示现有变压器结构的分解图。如图1所示,现有变压器结构1’包括:一绕线本体11’、一盖体12’、第一磁芯组13’、以及第二磁芯组14’。其中,该绕线本体11’具有一初级绕线部111’以及一次级绕线部112’,用以分别缠一绕初级线组以及一次级线组。进一步地,该初级线组以及次级线组的出线端连接于该由该绕线本体11’底部垂直延伸而出的接脚上,且该盖体12’覆盖该绕线本体11’,藉此增加该初级线组、该次级线组与该第一磁芯组13’、以及该第二磁芯组14’之间的爬电距离,然而,该现有变压器结构1’组装完成后,其对应的该第一磁芯组13’与该第二磁芯组14’之间的接触面积会形成一气隙,该气隙形成于该初级绕线部111’与该次级绕线部112’之间,若由该次级绕线部112’的该次级线组短路后,磁路会因此产生个别回路,如此难以稳定地控制该现有变压器结构1’的漏电感值。
由上述说明可知,实有必要对现有变压器结构1’进行结构之改良或重新设计,使其能被稳定地控制漏电感值。有鉴在此,本案的发明人系极力加以研究创作,而终于研发完成本发明的一种谐振变压器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谐振变压器结构,其结构主要包括:一主体、一盖体、一第一铁芯、以及一第二铁芯;其中,该盖体用以覆盖该主体的一第二绕线管。特别地,本发明将该盖体设有一中央容置部、一第一侧边容置部与一第二侧边容置部。如此设置,当该盖体覆盖该第二绕线管并将初级侧铁芯组合至该盖体与该第二绕线管后,该盖体即提供一有效绝缘予初级侧铁芯。同时,由于第二绕线管被该盖体的该中央容置部所容置包覆,因此当高压输入第二绕线管之上的初级线圈之时,盖体即提供初级线圈一有效绝缘,以防止高压电经由邻近的次级侧铁芯而直接跨越至次级线圈。
为了达成上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本案发明人提供所述谐振变压器结构的一实施例,其包括:
一主体,具有一第一开口与一第二开口,并包括:
一第一绕线管,形成于该主体的上,用以供一第一线圈缠绕于其上;
一第二绕线管,形成于该主体的上,并邻近于该第一绕线管,用以供一第二线圈缠绕于其上;
一第一导电端子组,形成于该第一开口的口缘处,且该第一线圈的至少一出线端连接至该第一导电端子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纬(广州)电子有限公司;苏州明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明纬(广州)电子有限公司;苏州明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72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页面测试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宽指示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