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旋压缩机的配重组件及涡旋压缩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66516.6 | 申请日: | 2020-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4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 发明(设计)人: | 贾祥敏;刘强;秦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F04C29/02;F04C18/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黄霖;郭孟洁 |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涡旋 压缩机 配重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的配重组件及涡旋压缩机,涡旋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构和驱动轴,配重组件包括:衬套,衬套设置在驱动联接部与驱动部之间;以及配重构件,配重构件包括安装至衬套或者与衬套一体地形成的基座以及从基座延伸的配重部,在配重部随着驱动轴的旋转而旋转从而具有作为迎风面的搅油面,其中,在搅油面上设置至少一个进油口,在配重部的顶部端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出油口,在配重部内部设置从至少一个进油口延伸至至少一个出油口的至少一个油路。本发明的配重组件及涡旋压缩机能够提供更好的运动平衡,能够实现更好的搅油和输油效果,同时显著降低搅油功耗,并且结构简单且易于加工制造,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的配重组件及包括该配重组件的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信息,这些信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涡旋压缩机可以应用于例如制冷系统、空调系统和热泵系统中。涡旋压缩机包括用于压缩工作流体(例如制冷剂)的压缩机构,压缩机构包括动涡旋和定涡旋,在涡旋压缩机运转时,驱动轴驱动动涡旋相对于定涡旋进行绕动式相对运动,使得动涡旋涡卷与定涡旋涡卷彼此保持动态的接合从而在动涡旋涡卷与定涡旋涡卷之间形成一系列压缩腔,以压缩工作流体。
为了实现动涡旋相对于定涡旋进行绕动式相对运动,在涡旋压缩机中,在设置防自转机构的同时,在驱动轴处设置偏心销以利用偏心原理来使动涡旋相对于定涡旋进行圆周平动,然而,这种偏心构型可能会导致运动部件的运动不平衡,进而增大运动噪音以及不必要的摩擦,为了抑制这种运动不平衡,通常在涡旋压缩机的驱动轴等处设置配重来进行平衡。并且,对于一些特定的配重,配重还设置有搅油面,即,在配重随着驱动轴转动时,其搅油面能够搅动附近的润滑油以促进润滑油流动至周围的运动部件及其相对运动接触面之间,以实现更好的润滑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减小搅油面的搅油阻力以降低功耗,通常将搅油面设置为具有较大的倾斜度,但是,这种斜面设计将显著改变配重的质量中心位置,特别是在某些角度下的斜面设计将导致配重的质量中心沿着纵向轴线的方向移动而偏离与偏心销配合的驱动衬套的质量中心,因此可能导致较大的偏转力矩,并且导致衬套与驱动轴承相对偏移及磨损,不利于操作稳定性,因此,需要对配重进行改进,以期在确保动平衡以及进一步改善搅油效率和减小搅油功耗的同时避免衬套与驱动轴承的相对偏移及磨损。
发明内容
在本部分中提供本发明的总体概要,而不是本发明完全范围或本发明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上面提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方面进行改进。总体而言,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的配重组件,所述涡旋压缩机包括适于对工作流体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以及适于驱动所述压缩机构的驱动轴,所述压缩机构包括具有驱动联接部的动涡旋,所述驱动轴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联接部与所述驱动部驱动地接合使得所述驱动轴能够驱动所述动涡旋,所述配重组件包括:
衬套,所述衬套设置在所述驱动联接部与所述驱动部之间;以及
配重构件,所述配重构件包括安装至所述衬套或者与所述衬套一体地形成的基座以及从所述基座延伸的配重部,在所述配重部随着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而旋转从而具有作为迎风面的搅油面,
其中,在所述搅油面上设置至少一个进油口,在所述配重部的顶部端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出油口,在所述配重部内部设置从所述至少一个进油口延伸至所述至少一个出油口的至少一个油路。
通过设置上述构型的进油口、出油口和油路,能够搅油的同时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将润滑油输送至特定的位置——止推面,从而使得配重组件能够同时发挥搅油和输油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油路沿着所述配重组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油路相对于所述配重组件的旋转轴线倾斜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进油口在所述配重部的旋转方向上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出油口的前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65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