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对海底斜坡影响的试验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64618.4 | 申请日: | 2020-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3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牛茗;徐燕;沈世伟;张少龙;张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9B23/40 |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程艳梅;张芳 |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气 水合物 分解 海底 斜坡 影响 试验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对海底斜坡影响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地,将100cm×50cm×70cm的模型箱(7)、甲烷气体输送装置(1)、水汽转换装置(9)依次放在到相应位置;
S2、对模型箱(7)进行处理,在模型箱(7)底部铺上一层约2cm高透气性的砂土,将多个PEX材质的带孔管(5)铺在上面,带孔管(5)上设有大小不同的孔,两端不带孔的部分穿过模型箱(7)左右两侧,将试验所需要的试验土样(6)铺成倾角为10°的斜坡,将加入Nacl溶质的模拟海水溶液缓慢的倒入模型箱(7),在自然状态静置5天;
S3、静置5天之后,将位于左侧的输送甲烷气体的装置通过橡胶管(3)与模型箱(7)中带孔管(5)的左侧伸出端接合,将甲烷气体泵入,位于右侧的水汽转换装置(9)中PEX材质的输送管(8)与模型箱(7)中带孔管(5)的右侧伸出端接合,按1:165的体积比例将水和甲烷气体输入并作用于模型箱(7)斜坡底部;
S3、实验开始,准备相机观察斜坡变化,及时记录斜坡每个时间段的破坏情况,记录破坏数据,进而找到斜坡破坏的临界状态时各个变量的关系;
S4、试验结束后,可以将模型箱(7)中的水通过下部的出水孔排出,里面的沉积物泥沙等清理出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对海底斜坡影响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试验土样(6)作为变量,改变不同斜坡倾角,观察斜坡破坏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对海底斜坡影响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试验土样(6)的组成物质作为变量,改变组成斜坡的物质,观察不同类型的斜坡内部结构产生的结果。
4.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对海底斜坡影响的试验装置,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对海底斜坡影响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甲烷气体输送装置(1)、模型箱(7)、水汽转换装置(9),所述甲烷气体输送装置(1)上设有橡胶管(3),橡胶管(3)上设有流量刻度表(2),且一端均匀设置有多个支管,所述模型箱(7)的底部铺设有高透水性砂层(4),高透水性砂层(4)上均匀铺设有带孔管(5),带孔管(5)的上方铺设有倾斜的试验土样(6),所述带孔管(5)位于模型箱(7)中的管段上设置有多个大小不同的孔,带孔管(5)的两端伸出模型箱(7),且左端与甲烷气体输送装置(1)的橡胶管(3)连接,右端连接有输送管(8),并通过输送管(8)连接水汽转换装置(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对海底斜坡影响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转换装置(9)的内腔中部固定有隔水挡板(14),下部设有水箱(15),且水箱(15)的底部设有压电陶瓷片(16),所述挡水隔板上设置有防水风扇(17)、可调降压模块(18)以及直流马达调速器(19),所述水汽转换装置(9)的顶部设置有压力调节开关按钮(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对海底斜坡影响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转换装置(9)的顶部设有注水口(12),且注水口(12)的底端穿过挡水隔板,并与水箱(15)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对海底斜坡影响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转换装置(9)的外侧壁上对应水箱(15)的位置设置有水量刻度管(1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对海底斜坡影响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8)为PEX材质,且输送管(8)的外侧壁上包有聚乙烯棉。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对海底斜坡影响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箱(7)的底部设有出水口(13),出水口(13)处设有封口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461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