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细铝丝的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64345.3 | 申请日: | 2020-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1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胡甲冒;周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六环合金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37/04 | 分类号: | B21C37/04;B21C1/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坚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8 | 代理人: | 刘宏亮 |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细铝丝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细铝丝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铝芯线材进行拉丝,线径控制为0.1‑2mm,该铝芯线材外包裹有金属层,铝的金属活动性大于该金属层的金属活动性;S2:将若干根金属铝芯线通过束绞机进行束绞处理;S3:将束绞后的金属铝芯线束外包裹同一金属层或者套设同一金属套后进行二次拉丝,包裹的金属层或者金属套的厚度为该金属铝芯线束直径的0.05‑0.2,拉丝后铝丝线径控制为0.5‑1.5μm;S4:通过电解酸洗将金属层剥离,在20‑40℃浓度10‑30%的强酸进行酸洗,正极采用铝棒,负极采用铅板,电流控制为18XA‑22XA,其中X为电解酸洗池内铝丝线的根数,将金属层剥离后留下纯铝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细铝丝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铝丝的制作通常是通过拉丝机进行拉丝进行,铝丝的线径直接由拉丝孔的孔径控制,然而由于铝材其硬度高,韧性差,在拉丝过程中容易断裂,相对于铜而言,其拉丝拉出的细度无法与之进行比较,由此无法通过现有的拉丝方法制备超细铝丝,尤其制备线径为μm级别的铝丝。
此外目前电脑外壳、LED灯外壳通常由塑料制成,然而不管对于电脑外壳还是LED灯外壳而言需要具备良好的散热效果,现有技术采用的方法包括1、采用塑料包铝片的方式,即在塑料中嵌入铝片进行散热,采用该方案时不仅生产工艺复杂,而且具有不可塑性,无法制作形状复杂的壳体;2、利用铝粉与塑料混合制备塑料粒子后制作壳体,采用上述方案时,铝粉与塑料不易混合均匀,而且铝粉在塑料中点状分布,由此塑料无法提高其强度同时散热效果差。
由此如何将超细铝丝加入塑料中混合制备导热塑料以及如何制备超细铝丝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超细铝丝的加工方法,能够制备超细铝丝而且铝丝不易断裂。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细铝丝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铝芯线材进行拉丝,线径控制为0.1-2mm,该铝芯线材外包裹有金属层,铝的金属活动性大于该金属层的金属活动性;
S2:将若干根金属铝芯线通过束绞机进行束绞处理;
S3:将束绞后的金属铝芯线束外包裹同一金属层或者套设同一金属套后进行二次拉丝,包裹的金属层或者金属套的厚度为该金属铝芯线束直径的0.05-0.2,拉丝后铝丝线径控制为0.5-1.5μm;
S4:通过电解酸洗将金属层剥离,在20-40℃浓度10-30%的强酸进行酸洗,正极采用铝棒,负极采用铅板,电流控制为18XA-22XA,其中X为电解酸洗池内铝丝线的根数,将金属层剥离后留下纯铝丝。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铝芯线材为铜包线,束绞后的铜包铝线束外包裹铜皮或者套设铜套后进行二次拉丝。
进一步改进的是,步骤S4中,所述强酸为盐酸或者硫酸。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强酸浓度为20%。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电流控制为20XA。
进一步改进的是,步骤S3中,拉丝后铝丝线径控制为1μm。
进一步改进的是,还包括利用提铜机进行提铜的步骤。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利用金属活性相比铝材较低的金属将铝芯包裹,利用其延展性以及韧性较好能够将铝丝拉丝得更细,而且可以通过电解酸洗的方式将金属层剥离从而得到极细铝丝,从而将其在导热塑料中进行应用,提高导热塑料的散热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六环合金线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六环合金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43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热塑料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抽吸均匀的吸料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