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表面抗菌耐油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63175.7 | 申请日: | 2020-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1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梁志成;张继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凯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75/08 | 分类号: | C09D175/08;C09D127/06;C09D159/00;C09D5/14;C09D7/20;C09D7/65;C09D7/61;C08J7/04;C08G18/75;C08G18/76;C08G18/48;C08G18/32;C08L67/02;C08L2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育增 |
| 地址: | 523535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表面 抗菌 油脂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塑料表面抗菌耐油脂涂料,包括主体树脂、辅助树脂、附着力促进树脂、抗划伤助剂、哑光粉、耐磨粉、填料、分散剂、溶剂、抗菌剂。本发明除了杀菌抑菌作用强外,还具有以下优点:不含苯、酮等有毒溶剂,不需要固化剂,单组分包装,可通过喷涂、辊涂(塑料板材)或者凹版印刷(塑料膜)等方式进行施工,施工便利,干燥迅速,成本低廉;制备的涂层硬度高;涂料适应性强,同时适合PET等极性基材和OPP等非极性基材,附着力优异,抗刮花性能强,具有哑光效果,装饰性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塑料表面抗菌耐油脂涂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尤其涉及一种塑料表面抗菌耐油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所处环境的卫生情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是导致传染性疾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如果对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有效控制,对抑制传染病的流行及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一些抗菌产品应运而生,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抗菌床单、被套、衣服、袜子和鞋垫等纺织用品,抗菌香皂、洗手液和沐浴液等洗涤用品。日常生活中人们会经常接触一些塑料产品如塑料软包装膜(食品包装、电子包装、医疗器件包装等)、手机壳、儿童玩具、教育文件夹、交通工具(高铁、地铁和大巴等)的塑料内饰和家庭装饰涂装和塑料印刷等等,因此有必要将使这些塑料制品具有抗菌性能来保护人体健康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目前生产抗菌塑料(膜)主要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将抗菌剂加入到塑料粒子中,加热熔融共混挤出成型,或者吹塑成膜,得到抗菌塑料片材或塑料膜。如公布号为CN108192202A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PP抗菌膜及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聚乙烯、增韧剂、改性剂和抗菌剂等混合后经过双螺杆挤出,吹塑成膜后得到PP抗菌膜。该方法需要加入的抗菌剂量比较多,成本高;在高温熔融挤出时容易使抗菌剂氧化变质,从而降低抗菌效果或者需要加入更多的抗菌剂;并且采用该方法难以达到表面哑光的效果。
方法二、将抗菌剂加入溶剂型或者水性涂料中,然后涂布在塑料板或者膜上,得到抗菌塑料(膜)。如公布号为CN108359369A的中国专利公布了动车内饰用抗菌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是将羟基丙烯酸树脂、颜料、填料、助剂和抗菌剂等搅拌均匀后,加入异氰酸酯固化剂,然后涂布在动车内饰上,通过加热固化或者室温固化,得到抗菌塑料。该方法需要采用采用双组分包装,使用时再加入固化剂,提高了成本,另外涂料和固化剂混合后司盘寿命短,没有用完的涂料因为交联反应报废,施工不方便;没有完全固化前涂层硬度低,粘性高,薄膜收卷后容易返粘,污染卷材或者塑料膜的背面。公布号为CN109880471A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水性丙烯酸酯延时抗菌涂料的制备方法。该涂料是由水性丙烯酸树脂、延时抗菌剂、助剂和固化剂等组成。该方法除了上述双组分包装的缺点外,水性涂料涂布时,干燥速率慢,施工效率低,同时则存在涂层不抗刮等弊病,不容易获得在PET等极性基材和OPP等非极性基材上同时具有良好附着力的涂料。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塑料表面抗菌耐油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塑料表面抗菌耐油脂涂料,包括主体树脂、辅助树脂、附着力促进树脂、抗划伤助剂、哑光粉、耐磨粉、填料、分散剂、溶剂、抗菌剂、流平剂及附着力促进剂。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树脂的成份为PU树脂,该树脂为热塑性PU树脂,用于成膜粘结;所述辅助树脂用于增硬,辅助树脂为硝化棉、氯醋树脂、CAB、CAP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附着力促进树脂用于提高涂料在基材上的附着力,附着力促进树脂为达玛树脂、醛树脂、醛酮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凯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凯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31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送粉控制及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态金属高温热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