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互方法、装置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61071.2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6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蔡亮;钟华;王佩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1 | 分类号: | G06F3/0481;G06F3/04883;G10L1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吴文心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互 方法 装置 车辆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互方法、装置和车辆,所述交互方法应用于车辆中,车辆的同一显示区域设有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第一窗口与第二窗口分离,第二窗口是根据窗口管理服务设计的交互区域,所述的方法包括:在第一窗口展示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过程中,接收用户的交互操作,在第二窗口展示所述交互操作对应的交互信息;从而能够降低交互过程中交互信息对用户使用应用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交互方法、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在生活中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车辆中应用了语音助手;便于用户通过语音控制车内设备,如语音打开车窗,打开天窗,打开空调等功能;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目前,车辆的同一个显示区域的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界面仅提供一个窗口,当用户打开某个应用时,可以在UI界面的该窗口中展示该应用的应用界面。在该窗口展示某个应用界面的过程中,若车辆接收到语音指令,则可能在应用窗口之上弹出一个窗口展示语音交互信息;也可能在该窗口中由显示应用界面切换为显示语音交互信息。其中,无论是哪种展示语音交互界面的方式,都影响了用户对应用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互方法,以降低交互过程中交互信息对用户使用应用的影响。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交互装置和车辆,用以保证上述方法的实现及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互方法,应用于车辆中,车辆的同一显示区域设有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第一窗口与第二窗口分离,第二窗口是根据窗口管理服务设计的交互区域,的方法包括:在第一窗口展示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过程中,响应于用户的交互操作,在第二窗口展示交互操作对应的交互信息。
可选地,交互操作包括语音指令和作用于车辆方向盘上设置的交互区域的触摸操作;车辆包括多个车辆装置,一个车辆装置对应至少一个控制项;响应于用户的交互操作,在第二窗口展示交互操作对应的交互信息,包括:车辆处于行驶状态时,响应于用户的语音指令,在第二窗口调起对应的控制项;以及响应于用户作用于车辆方向盘上设置的交互区域的触摸操作,对第二窗口中的控制项进行显示控制;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用户作用于车辆方向盘上设置的交互区域的触摸操作,对控制项进行设置。
可选地,用于管理显示区域的操作系统包括应用层和应用框架层,应用框架层提供有语音组件;车辆还包括用于控制车辆装置的车辆控制系统;响应于用户的语音指令,在第二窗口调起对应的控制项,包括:语音组件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并将语音指令上传至服务器;语音组件接收服务器返回的指令识别结果,并依据指令识别结果确定用户所需控制的目标控制项;语音组件从车辆控制系统获取目标控制项的状态信息,并将指令识别结果和目标控制项的状态信息发送至应用层;应用层依据指令识别结果,在第二窗口展示目标控制项的状态信息。
可选地,应用框架层还提供有系统服务组件,响应于用户作用于车辆方向盘上设置的交互区域的触摸操作,对第二窗口中控制项进行显示控制,包括:系统服务组件接收用户作用于车辆方向盘上设置的交互区域的触摸操作对应的信号;系统服务组件将信号转换为系统按键事件,并将系统按键事件发送至应用层;应用层根据系统按键事件,确定针对目标控制项对应状态信息的显示调整操作,按照显示调整操作对第二窗口中的目标控制项的状态信息进行调整。
可选地,应用框架层还提供有车控组件,响应于用户作用于车辆方向盘上设置的交互区域的触摸操作,对控制项进行设置,包括:应用层根据系统按键事件,确定针对目标控制项的控制操作;应用层依据控制操作生成针对目标控制项的控制指令,并将控制项指令发送至车控组件;车控组件将控制指令发送至车辆控制系统;车辆控制系统按照控制指令,对目标控制项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10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