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共文化空间防治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护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0399.2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3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庄学院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30;A41D31/12;A41D31/02;A61K36/9068;A61P31/14;A61P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16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共 文化 空间 防治 新型 冠状 肺炎 病毒 护具 | ||
公共文化空间防治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感染的护具,有效阻隔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感染并保持呼吸畅通以保护人类健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利用中药材制备防治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感染的护具,包括包裹层、防病毒层、智慧灭菌系统、袢带组成的面罩及中药材方剂。
技术领域
此揭露公开一种利用中药材防治公共文化空间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细菌及污染颗粒的面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揭露有关的背景信息,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人认识到,在公共文化空间使用防治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护具中,存在防病毒侵袭、抑菌效果弱等不适合人们长期使用的缺陷:
1、现有护具使人们呼吸不畅通,长时间使用产生堵气发闷的感觉。
2、现有护具与面部密合性处理不当,呼出气体一部分向上流出,使佩戴护目镜、近视镜眼镜时蒙上水雾。
3、学生群体需要持续的护具护理,现有面罩不适合学生群体使用,学校迟迟不可复学。
4、现有防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护具结构不合理,医护人员使用时,成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各种病毒的 被感人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本实施例至少提供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毒感染的护具,利用中药材方剂抑菌袋阻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细菌及污染颗粒的侵袭,保持呼吸畅通以保护人们健康。
1.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为: 所述护具包括防治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感染及保持呼吸畅通的面罩(1);
中药材方剂;智慧抑菌系统;固定带。
2.进一步地,所述面罩(1)包括层状结构。
3.进一步地,所述层状结构包括包裹层(2);防病毒层(3)。
4.进一步地,所述包裹层(2),包括吸湿内层(5)和中分外层(7),中分外层(7)从中轴线(6)切分,预留入袋口(8);吸湿内层(5)与面部间隔向上2-3cm,中分外层(7)以吸湿内层为底边向上隆起3-6cm;在包裹层(2)边缘设有密合气垫(32);密合气垫(32)在包裹层(2)边缘向外延展;人字形金属片(15)在两承泣穴的连线与鼻梁的交点为起点,呈弧形向两侧四白穴延伸球后穴为端点。
5.进一步地,所述防病毒层(3)包括:丝瓜络(11),中药材方剂颗粒(12),丝瓜络(11)完全围住中药材方剂颗粒(12),外敷保护面(14)。
6.进一步地,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中药材方剂颗粒(12),选取黄芪20克、干姜10克、薄荷5克、川贝30克、茯苓15 克、伍紫菀20克、陈皮 15 克、款冬花10克、甘草30克、枇杷叶5克、玉竹15克;根据使用者需要,变化中药材组分、剂量;用打粉机打制中药材成颗粒状、细片状,充分混合中药材方剂颗粒(12),平均分在10个抑菌柱(13)中。
步骤二、把丝瓜络在纯净水中煮沸、烘干,切分。
步骤三、选取丝瓜络(11)为载体,金属抑菌条16)S型走向内置于每层丝瓜络(11)中,金属抑菌条(16)多层互联成一个闭合线路。
步骤四、用撒粉机均匀撒中药材方剂颗粒(12)。
步骤五、压缩成抑菌柱(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庄学院,未经枣庄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0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导组件测试工装
- 下一篇:一种海床式十字板剪切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