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的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60116.4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7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钢;李海英;田杰;卢宇;王柯;王仙荣;董云龙;詹长江;李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张梅珍;项荣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直流 输电 换流 试验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提出一种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的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所述试验系统包括:换流站变压装置;试验现场的试验电源,通过低压交流开关接入所述换流站变压装置的低压绕组;第一换流阀桥臂或第二换流阀桥臂,接入所述换流站变压装置;电阻器组件,连接于所述试验电源与所述第一换流阀桥臂或第二换流阀桥臂之间。所述试验系统充分利用海上换流站已有的各主要设备,利用陆上安装试验场地的低电压进线即可完成海上换流站的高压试验,无需额外搭建试验平台。同时,采用换流阀上桥臂阀组和换流阀下桥臂阀组分别接入试验系统的方案,进一步减少对试验电源容量的需求和冲击。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的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碳排放增加而导致的全球变暖问题,新能源发电作为一种绿色能源,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重视及青睐。风力发电是一种重要的新能源。其中,海上风电相对于陆上风电,具有不占用土地资源、风资源更稳定、利用小时更高等优势。世界各主要国家正在大规模开展海上风电开发。
在海上风电资源中,远海风电资源更为广阔稳定。为获取更多的海上风能资源,海上风电场逐渐向深远海方向发展。当风电场距离岸边超过60km、进入广义的远海区域时,风电交流输出方式随着电能损耗、无功补偿难度和整体造价的提升而逐渐丧失性价比,而直流输电方式则成为优选项。
柔性直流输电具有有功无功快速可控的特点,特别适用于海上风电新能源传输。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是柔性直流输电中的主要设备。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在海上风电场进行应用时,通常建立在海上平台上。整个海上平台一般包括主要设备空间和运行人员空间。海上平台空间狭小局促,比足球场还小,因此在海上进行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的调试工作非常困难,存在试验周期长、生活物资供给不便等问题。而且。海上调试出现问题后还需要拖回岸上解决,费时费力。因此在陆上对海上换流站,特别是换流阀整组,进行高压试验,通过高压试验校验换流站主设备的连接正确性、控制系统与主设备之间的控制正确性是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成败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的试验系统,充分利用海上换流站已有的各主要设备,利用陆上安装试验场地的低电压进线即可完成海上换流站的高压试验,无需额搭建试验平台。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的试验系统,包括:
换流站变压装置;
试验现场的试验电源,通过低压交流开关接入所述换流站变压装置的低压绕组;
第一换流阀桥臂或第二换流阀桥臂,接入所述换流站变压装置;
电阻器组件,连接于所述试验电源与所述第一换流阀桥臂或第二换流阀桥臂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用作海上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流站变压装置包括:
站用变压器,其低压绕组通过低压交流开关与所述试验电源相连;
联接变压器,其第一绕组接入所述站用变压器的高压绕组,其第二绕组与所述第一换流阀桥臂或第二换流阀桥臂相连;
电阻器组件,连接于所述站用变压器的低压绕组与所述试验电源之间,或者所述站用变压器的高压绕组与所述联接变压器的第一绕组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流站变压装置包括:
三绕组联接变压器,其第三低压绕组通过低压交流开关与所述试验电源相连,其第二绕组通过包含阀侧开关的阀侧母线与所述第一换流阀桥臂或第二换流阀桥臂相连;所述电阻器组件,连接于所述三绕组联接变压器的第三低压绕组与所述试验电源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换流阀桥臂或第二换流阀桥臂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01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