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模块、电池组及使用二次电池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59301.1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0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汪用广;陈兴地;王鹏;唐彧;季进清;孙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72 | 分类号: | H01M50/572;H01M50/52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张文超;艾春慧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块 电池组 使用 二次 装置 | ||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电池模块、电池组及使用二次电池的装置,电池模块包括:电池单体组件(2A),包括至少两个电池单体(20),沿第三方向(z)排列,电池单体(20)包括电极端子(242);和第一汇流体(3),包括主体部(32)和两个连接部(31),第一汇流体(3)的延伸方向相对于第三方向(z)以一预定角度倾斜,两个连接部(31)分别与同一电池单体组件(2A)中的两个电池单体(20)的电极端子(242)连接,主体部(32)连接在两个连接部(31)之间,且主体部(32)上设有变形诱导部,被构造为至少减小主体部(32)沿第一方向(x)变形所需的力,第一方向(x)平行于电池单体(20)的用于设置电极端子(242)的侧面且垂直于第三方向(z)。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块、电池组及使用二次电池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充电电池被广泛地应用于为高功率的装置提供动力,例如电动车辆等。可充电电池为了实现较大的容量或功率,一般将多个电池单体通过汇流体对电极端子进行连接,以形成串联和并联中的至少一种连接方式。但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电池会出现膨胀,膨胀会造成电极端子受到汇流体的拉力,从而影响电池的使用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出一种电池模块、电池组及使用二次电池的装置,能够提高电池的使用可靠性。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模块,包括:
电池单体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电池单体,沿第三方向排列,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端子;和
第一汇流体,包括主体部和两个连接部,第一汇流体的延伸方向相对于第三方向以一预定角度倾斜,两个连接部分别与同一电池单体组件中的两个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连接,主体部连接在两个连接部之间,且主体部上设有变形诱导部,变形诱导部被构造为至少减小主体部沿第一方向变形所需的力,第一方向平行于电池单体的用于设置电极端子的侧面且垂直于第三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变形诱导部包括缝隙,缝隙沿主体部的厚度方向贯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缝隙包括两个横槽,两个横槽沿第一汇流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汇流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缝隙还包括纵槽,纵槽沿第一汇流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纵槽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横槽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缝隙还包括两个纵槽,两个纵槽沿第一汇流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间隔设置,各纵槽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横槽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变形诱导部包括凹入部,凹入部设在主体部的宽度方向的侧边,被构造为减小主体部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凹入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变形诱导部包括弯曲部,弯曲部相对于连接部朝向第一汇流体厚度方向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曲部相对于连接部朝向远离电池单体的方向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曲部位于主体部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变形诱导部还包括缝隙,缝隙相对于弯曲部沿第一汇流体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和/或
变形诱导部还包括凹入部,凹入部至少部分设在弯曲部上沿第一汇流体宽度方向的侧边,被构造为减小第一汇流体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还包括第一防爆阀,与第一汇流体连接的两个电池单体的第一防爆阀分别位于第一汇流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还包括第一防爆阀,第一汇流体至少部分覆盖与其连接的电池单体的第一防爆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93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电池模块、电池组、装置及失效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