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反渗透浓盐水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58969.4 | 申请日: | 2020-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2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史元腾;赵泽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B01D61/4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郭瑶 |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反渗透 盐水 方法 | ||
一种处理反渗透浓盐水的方法,将反渗透浓盐水去除硬度,得到软化浓盐水;将软化浓盐水和反渗透产水分别通入到双极膜电渗析器中,开通双极膜电渗析器进行制酸碱过程,将软化浓盐水制备酸碱,得到酸液和碱液,同时得到淡化液。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反渗透浓盐水流程简单。经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反渗透浓盐水中的盐分全部被资源化利用,没有采用蒸发结晶工艺,从而降低了工艺投资成本与运行能耗。且由于双极膜电渗析将浓盐水转化为酸和碱,产生的酸碱可以回用到相关水处理等工业项目上,一举两得,从而降低了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矿井水及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及综合资源化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反渗透浓盐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主要的各煤矿大都位于我国北方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自然条件脆弱、干旱少雨、水资源严重匮乏。同时随着各矿井以及周边煤化工项目陆续运行投产,需要大量的生产用水,当地政府批准的工业用水水量有限并且价格高,而且使用优质的地表水作为工业用水水源,必然加速当地水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将煤矿外排水进行集中处理回用于煤矿生产用水和周围煤化工项目,有利于实现相关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响应国家环保部门要求,实现矿井水处理达到零排放。
然而不少煤矿井下排水矿化度较高,需要将矿井外排水中所含溶解性盐进行处理,才能符合本矿及周边企业生产用水的要求。目前,蒙陕地区已建成运行的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工程工艺基本为:一段反渗透脱盐+二段反渗透脱盐+蒸发结晶分盐,使产水回收率达到95%以上,最后将结晶盐作为工业盐出售,实现高矿化度矿井水的全部资源化利用。
现有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一般包括预处理、膜浓缩过滤和蒸发浓缩结晶处理,结晶后的母液与晶体颗粒进行固液分离,母液返回原液池或继续蒸发结晶,晶体进行增稠干燥包装,最后得到产品水和满足工业用盐标准的结晶盐。
矿井水零排放工艺和煤化工处理工艺,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就是反渗透浓盐水的处理。现有蒸发结晶的工艺存在能耗高、工艺链长、运行不稳定、结晶盐纯度不高、杂盐量大的问题。
针对目前反渗透浓盐水处理蒸发结晶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中国专利CN106517603A“一种处理煤化工浓盐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煤化工浓盐水与碱液混合接触,得到含有固体沉淀的溶液;(2)从所述含有固体沉淀的溶液中分离出固体沉淀,得到含盐液;(3)将所述含盐液进行分离,得到主要含有一价盐的第一盐液和主要含有二价盐的第二盐液;(4)将所述第一盐液进行电解,得到酸液和碱液;(5)将所述第二盐液进行蒸发结晶。将大部分浓盐水直接转化成酸碱而不进行蒸发结晶过程,大大减少了蒸发量,降低了能耗和成本且减少了杂盐固废。但是存在工艺链长、消耗大量碱液、只替代一部分蒸发结晶工艺的问题,蒸发结晶工艺存在的问题不能完全避免。
中国专利CN107398181A“一种用于煤化工浓盐水分质浓缩的电渗析装置”,提出一种新的用于煤化工浓盐水分质浓缩的电渗析装置。该装置可同时实现浓盐水的浓缩与盐类的分离,经过后续处理可得到高纯度的氯化钠和硫酸钠,从而实现煤化工浓盐水的“零排放”、水资源和盐类资源的回收利用目标。以上工艺可实现浓缩和分离同时进行,但是存在电耗大、纳滤分离效率不高,对后续蒸发结晶出盐的纯度带来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反渗透浓盐水蒸发结晶处理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处理反渗透浓盐水的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浓盐水处理及后续处理工艺不稳定,投资大,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处理反渗透浓盐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反渗透浓盐水去除硬度,得到软化浓盐水;
(2)将软化浓盐水和反渗透产水分别通入到双极膜电渗析器中,开通双极膜电渗析器进行制酸碱过程,将软化浓盐水制备酸碱,得到酸液和碱液,同时得到淡化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89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室温陶瓷烧结方法及陶瓷
- 下一篇:一种便于取用的粉笔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