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植物耐逆性相关的GmNTF2B-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58233.7 | 申请日: | 2020-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3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马有志;陈凯;周永斌;徐兆师;陈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12N15/29;C12N15/82;A01H5/00;A01H6/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耐逆性 相关 gmntf2b 蛋白 及其 编码 基因 应用 | ||
1.蛋白质或与其相关生物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如下1)-4)中任一种:
1)提高大豆耐逆性;
2)培育耐逆性提高的转基因大豆;
3)大豆育种;
4)促进大豆生长发育;
所述蛋白质为如下a)或b)所示的蛋白质:
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在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蛋白质的N端或/和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
所述相关生物材料为下述A1)至A12)中的任一种:
A1)编码所述蛋白质的核酸分子;
A2)含有A1)所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
A3)含有A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载体;
A4)含有A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载体;
A5)含有A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微生物;
A6)含有A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微生物;
A7)含有A3)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微生物;
A8)含有A4)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微生物;
A9)含有A1)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系;
A10)含有A2)所述表达盒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系;
A11)含有A3)所述重组载体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系;
A12)含有A4)所述重组载体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系;
所述应用中,所述蛋白或其编码基因在大豆中的活性和/或表达量提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逆性为耐旱性。
3.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蛋白质在作为核转运蛋白中的应用。
4.如下方法一或方法二:
方法一:一种培育耐逆性提高的转基因大豆的方法,包括提高受体大豆中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蛋白质的含量和/或活性,得到转基因大豆的步骤;所述转基因大豆的耐逆性高于所述受体大豆;
方法二:一种促进大豆生长发育的方法,包括提高受体大豆中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蛋白质的含量和/或活性,得到转基因大豆的步骤;所述转基因大豆的生长发育水平高于所述受体大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逆性为耐旱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大豆生长发育为促进大豆根生长发育。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基因大豆的耐逆性高于所述受体大豆体现在如下X1)-X7)中任一种:
X1)转基因大豆根系和/或叶片中的过氧化氢含量低于受体大豆;
X2)转基因大豆的根表面积大于受体大豆;
X3)转基因大豆的存活率高于受体大豆;
X4)转基因大豆的根干重高于受体大豆;
X5)转基因大豆的叶片受损伤面积比例低于受体大豆;
X6)转基因大豆叶片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低于受体大豆;
X7)转基因大豆根系的相对电导率低于受体大豆。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基因大豆的生长发育水平高于所述受体大豆体现在如下Y1)或Y2)中任一种:
Y1)转基因大豆的根长长于受体大豆;
Y2)转基因大豆的根表面积大于受体大豆。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受体大豆中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蛋白质的含量和/或活性的方法为在受体大豆中过表达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表达的方法为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导入受体大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DNA分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82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