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泪道引流管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57550.7 | 申请日: | 2020-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9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任保来;郝在晨;尹丽丽;万克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晨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A61M25/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瑞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68 | 代理人: | 王萍 | 
| 地址: | 25002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泪道 引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泪道引流管,包括泪道引流管本体;所述的泪道引流管本体为两端设有封闭的倒圆的细管,泪道引流管本体内设有引流腔体,泪道引流管本体上设有孔洞,泪道引流管本体上设有定位结构,所述的孔洞数量为四个,分别是设置在泪道引流管本体两端的引流孔一和引流孔四,泪道引流管本体上设有引流孔二和引流孔三。为了方便引流管的插入,所述柱面管体的两端头为球头,球头没有尖锐的尖端,不会伤害人体,提高引流和入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慢性泪囊炎、鼻泪道堵塞的治疗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新型泪道引流管。
背景技术
当患有慢性泪囊炎、鼻泪道阻塞、泪囊粘液囊肿、泪小管断裂等疾病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均伴有泪小管阻塞,此时,采用单纯的泪囊腔吻合术则无法解决阻塞的问题,所以需要一种泪道引流管进行引流治疗。手术通常的原则是,越早手术效果会越好,效果都可以达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患有鼻泪道阻塞、慢性泪囊炎等病症并同时伴有泪小管阻塞的患者进行全泪道插管术进行引流治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新型泪道引流管,包括泪道引流管本体;所述的泪道引流管本体为两端设有封闭的倒圆的细管,泪道引流管本体内设有引流腔体,泪道引流管本体上设有孔洞,泪道引流管本体上设有定位结构,所述的孔洞数量为四个,分别是设置在泪道引流管本体两端的引流孔一和引流孔四,泪道引流管本体上设有入引流孔二和引流孔三。
作为优选,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泪道引流管本体长度为100mm-200mm。
所述的泪道引流管本体材质为聚氨酯弹性体。
所述的引流孔一和引流孔四位置对应,引流孔一和引流孔四与两端的距离相等,引流孔二和引流孔三位置对应,引流孔二和引流孔三与两端的距离相等。
所述的定位结构为宽度大约1mm的黑色圆环标记。能够更好的判断引流管插入泪道的深度。
所述的泪道引流管本体的材料为邵氏74D。能够避免引流管折弯后有死结形成。
所述的泪道引流管本体外径为1mm。适宜插入人体泪道。
所述的引流腔体内设有支撑结构,所述的支撑结构为支撑杆。
所述的引流孔一、引流孔四、引流孔二和引流孔三具有注药功能。
所述的一种新型泪道引流管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插入泪道引流管本体:泪道引流管本体的引流孔一和引流孔四从上、下泪小点插入泪小管;引流孔二和引流孔三为支撑物插入孔,有助于泪道引流管本体的引流孔一和引流孔四的插入,经泪囊、鼻泪管到达鼻腔;
步骤2:入药:泪道引流管本体放入后,取出支撑物,引流孔二和引流孔三为注药口,药物会随着引流管内腔到达引流孔一和引流孔四,达到注药的目的。
为了方便引流管的插入,所述柱面管体的两端头为球头,球头没有尖锐的尖端,不会伤害人体,提高入药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引流孔一;2-引流孔二;3-引流孔三;4-引流孔四;5-泪道引流管本体;6-黑色圆环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晨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晨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75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福昔明-D6的合成工艺
 - 下一篇:一种货车驾驶室车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