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展馆设计光照条件模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57360.5 | 申请日: | 2020-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2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 发明(设计)人: | 朱彦鑫;孙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15/50;G06Q30/06 |
| 代理公司: | 郑州芝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3 | 代理人: | 董晓勇 |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展馆 设计 光照 条件 模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展馆设计光照条件模型系统,包括空间识别模块、获取模块、预设模块、点光源生成模块、点光源选择模块、灯具匹配模块、灯光模拟模块、灯饰存储模块。通过把展馆方要求的灯光效果在三维空间中进行预设,然后在基于WebGL构建的三维模型中找出点光源,通过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匹配出灯具的类型,并在选出的点光源上利用三维发光模型进行灯光模拟,根据模拟的效果对灯具进行调整,最后根据展馆设计风格推荐合适的灯饰。该展馆光照条件模型系统使用方便,设计师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可以直接根据展馆方的需求选择光源,从而使照明效果更加符合展览方的期望,展馆方也可以不用聘请专业人员就能选择出合适的灯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展馆设计光照条件模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展馆光照条件模型系统一般是根据环境条件选择光源,其设计效果常常依赖于设计师的主观感觉,而忽略了展览方的个性化需求;一方面灯光在展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展馆灯光设计的过程中一旦不能准确把握设置灯具的位置,就会导致参观者体验不佳;另一方面,对灯光设计者自身的能力难以考量,且聘用设计师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因此,为了克服传统展馆灯光设计方法的不足,根据展馆方的要求结合功能区域结构特征来实现三维立体的展馆灯光设计方案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展馆光照条件模型系统,能够根据预设的结果推荐合适的灯具,从而满足展馆的不同功能区域对灯光的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展馆光照条件模型系统,包括空间识别模块、获取模块、预设模块、点光源生成模块、点光源选择模块、灯具匹配模块、灯光模拟模块、灯饰预定模块。
空间识别模块用于对展馆空间布局进行识别,包括拍摄模块和编辑模块,可以采用拍摄或者扫描的方法获取展馆的硬装条件,拍摄方法可以采用局部拍摄也可以采用全局拍摄,拍摄的视角为能够进行360度全方位操作;编辑模块用来对拍摄或扫描获取的图片进行编辑和调整。
获取模块用于对获取的图像进行识别,从中提取出硬装和软装的信息,根据真实展馆环境建立的三维模型或者已有的展馆空间的三维模型,获取展馆空间结构的三维数据,并从中构建出墙体、门和窗,墙体、门和窗构成封闭的展馆空间结构,并根据展馆空间结构内固定物体的三维数据,结合各个墙体之间的方向和位置关系构建三维场景。
预设模块用于根据实际需求或展览方提出的灯光效果进行结果预设,具体包括参观者想要的灯光散在墙体、门、窗或固定物体的一个侧面效果,侧面灯光效果具体设为长方形,并在获取的三维模型中进行灯光效果预设;
点光源生成模块用于从预设灯光效果的每一个面出发,根据光照面的数量、位置、角度、以及组合方式等信息,根据到每个光照面中心线交点的距离找出点光源,设置到点光源的距离最佳为2米。
点光源选择模块用于当存在多个点光源时,通过对参观者的心理需求赋予权重,从而进行多属性分析,选出一个最佳的点光源,或者按照参观者的要求进行选择点光源,然后对选出的点光源进行位置调整,使其在最大的范围上满足参观者的要求。
灯具匹配模块用于结合获取模块获取到的展馆空间布局和功能区域结构特征匹配出灯具的类型,灯具的类型包括白炽灯、射灯、荧光灯、节能灯、碘钨灯、卤钨灯、氙灯、氩灯、高压汞灯、纳灯等。
灯光模拟模块用于在选出点光源的位置上进行灯光模拟,即三维场景中虚拟灯光模拟,根据模拟的结果进行适当调整,包括对灯具的类型、发光强度、照射强度等参数进行调整。
在调整步骤之后,选择性地重复构建、预设、生成、选择、匹配、和模拟步骤,直至完成设计。
灯饰预定模块用于预定配置好的灯饰,将在灯光模拟模块中构建好的灯饰保存在灯饰预定模块中,灯饰下设有链接模块,点击链接向厂家提交需要的灯饰,并点击支付链接进行预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73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