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数据隐私保护中基于生成对抗样本的安全性提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57323.4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8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崔琦;孟若涵;袁程胜;周志立;付章杰;孙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00 | 分类号: | G06T1/00;G06F21/16;G06F21/62;G06N3/0475;G06N3/09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隐私 保护 基于 生成 对抗 样本 安全性 提升 方法 | ||
1.一种大数据隐私保护中基于生成对抗样本的安全性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步骤如下:
(1)原始信息的初始化;
(1-1)首先,生成器Gfg(·,·,·)从原始载体图像集Xbg随机采样出一个批次的原始载体图像其中n表示Batch的尺寸,即一个Batch包含的样本数量,k代表Batch的序号,即第k个Batch;
(1-2)生成器Gfg(·,·,·)从随机噪声分布Pz中随机采样出一个Batch的随机噪声zk=(z1,z2,…,zn)∈Pz;
(1-3)生成器Gfg(·,·,·)从前景蒙版集M中随机采样一个Batch的真实前景蒙版
(2)通过生成器生成载体图像和通过对抗攻击生成对抗扰动图像;
(2-1)根据上述的初始条件,生成器Gfg生成一个Batch的结果,即表示在背景图像上生成前景物体的过程;
(2-2)判别器D(·,·)从真实图像数据集中随机采样一组(xk,mk)∈Pdata;
(2-3)由于判别器D(·,·)将“图像-蒙版”作为输入格式,即将图像与蒙版的特征相拼接;
判别器D(·,·)分别计算真实的一组“图像-蒙版”,和以随机采样蒙版为驱动生成的一组“图像-蒙版”的卷积特征,即计算和
(2-4)判别器D(·,·)根据计算结果,最后实施分类;将交叉熵函数作为损失函数,判别生成图像的效果,即计算
(2-5)生成器Gfg(·,·,·)通过共享得到其损失函数的结果:
(2-6)以Adam为随机梯度下降算法更新参数梯度,以最小化判别器D(·,·)的损失,即计算θD=θD+ΔD,ΔD为针对判别器D(·,·)计算出的梯度;
(2-7)以Adam为随机梯度下降算法更新参数梯度,以最小化生成器Gfg(·,·,·)的损失,即计算θG=θG-ΔG,ΔG为针对生成器Gfg(·,·,·)计算出的梯度,此时完成前景物体生成模块的一次迭代过程;
(2-8)接下来,强对抗扰动生成模块从步骤(1-3)得到真实前景蒙版
(2-9)通过将预训练隐写分析模型Φw(·)作为白盒攻击的对象,以前景蒙版控制形状,训练生成具有对抗扰动特性的强扰动图像此过程的目标函数如下式所示;
其中,F代表预训练的隐写分析模型Φw(·),y代表带有对抗扰动的前景蒙版变量,y=ystego代表该隐写分析模型Φw(·)将y分类为含密图像,y=ycover代表该隐写分析模型Φw(·)将y分类为载体图像;
(3)将载体图像和对抗扰动图像进行线性混合;
将步骤(2-1)生成的的生成载体图像与步骤(2-9)生成的强扰动图像做线性混合,合成为了同时保证合成载体图像的视觉保真度和强攻击性,将λ设置为0.3;至此完成了对原始载体图像到合成载体图像的安全性提升;
(4)对合成载体图像应用信息隐藏算法进行处理;
将合成载体图像应用信息隐藏算法嵌入隐私数据,以信息隐藏方式完成隐私数据保护,得到含密图像
(4-1)定义水平、垂直和对角线三个方向滤波算子Ka、Kb和Kc,令h和g分别代表低通滤波器系数和高通滤波器系数,T代表矩阵转置,则:
K1=h·gT,K2=g·hT,K3=g·gT;
(4-2)和分别代表合成载体图像和含密图像的第k组滤波残差,其中k=(1,2,3);
(4-3)令(4-2)中的滤波残差在坐标(u,v)位置上的小波系数在合成载体图像和含密图像上分别为和则失真代价为:
其中调节参数σ设为1;
(4-4)参照(4-3)中的失真代价,使用STC编码的方式将需要保护的信息m嵌入到线性混合函数输出的合成载体图像;定义一个校验矩阵H,通过在含密图像对于H的所有右陪集中找到使失真代价最小的y,来实现嵌入m,目标函数为:
HyT=mT
所述步骤(1)~(4)中通过建立前景物体生成模块、强对抗扰动生成模块、信息隐藏模块以及线性混合函数实现大数据隐私保护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732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