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B类超源跟随电路及差分AB类超源跟随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56317.7 | 申请日: | 2020-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4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闸钢;黄勍隆;冯显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K19/0185 | 分类号: | H03K19/018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b 类超源 跟随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B类超源跟随电路及差分AB类超源跟随电路,AB类超源跟随电路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折叠电路、偏压电路,输入电路的二端分别与折叠电路的第一端、输出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折叠电路的另一端、偏压电路的一端同时与输出电路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电路的输入端为AB类超源跟随电路的输入端,输出电路的第一端为AB类超源跟随电路的输出端;偏压电路用于对输出电路提供偏置设置,折叠电路用于扩展输出电路控制端的摆幅。基于AB类超源跟随电路构成差分AB类超源跟随电路。偏压电路为输出电路设置偏压,保证了跟随器输出信号的完整,实现了全频段的跟随;折叠电路、偏压电路结合,实现了对跟随电路的负反馈,稳定了输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AB类超源跟随电路及差分AB类超源跟随电路。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设计技术领域,跟随电路是非常常用的一个电路,一般情况下,采用源极跟随电路,源极跟随电路具有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通常用作输入信号的缓冲级,基本的源极跟随电路包括一个MOS管和一个电流源电路,但其输出阻抗还是有些高,不能满足要求,为了降低输出阻抗、输出与吸收大电流,增大功率,对基本源极跟随电路进行改进,构成AB类超源跟踪电路,如图1所示,在基本源极跟随电路上叠加镜像电流源电路、电容耦合电路,实现AB类交流输入的跟随,镜像电流源M3、M4的镜像端第三MOS管M3连接到输入MOS管M1的源极,在MOS管的漏极连接电流源I2、输出MOS管M2的栅极、耦合电容C1的一端,输出MOS管M2实现了小的输出阻抗,耦合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MOS管M3的栅极,并通过电阻R1连接到镜像端第四MOS管M4的栅极。输出MOS管M2的漏极作为超源跟随电路的输出。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在稳定状态下,电流源I1通过镜像电流源镜像到M1的源极。当输入信号减小时,M2的栅极电压增大,NMOS晶体管M2从负载中吸收电流。同时,M2栅极电压通过电容器C1与M3栅极交流耦合,升高M3栅极电压,趋向于关闭PMOS晶体管M3。当输入信号增大时,M2栅极将减小,同时M2栅极电压通过电容器C1与M3栅极交流耦合,降低M3栅极电压,趋向于打开PMOS晶体管M3。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获得比恒流源I1更多的负载电流。大电阻R1用于使交流耦合能够暂时拉低M3的栅极。
虽然此AB类超源跟踪电路能够实现低输出阻抗、输出与吸收大电流,但由于使用电容C1进行交流耦合,当输入信号的频率很低或为直流时,电路无法工作。
因此,设计一种不受输入频率影响的跟随电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AB类超源跟随电路及差分AB类超源跟随电路,通过在基本源极跟随器电路的基础上,增加折叠电路扩展了输出级控制端电压的摆幅,通过AB类的偏压电路及输出级,减少了输出阻抗,增大了输出电流与吸收电流能力,提高了输出功率。直流耦合偏压电路的设置,实现了对任意频率的输入信号及直流信号输入的跟随,扩大了电路的使用范围。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AB类超源跟随电路,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折叠电路、偏压电路,输入电路的二端分别与折叠电路的第一端、输出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折叠电路的另一端、偏压电路的一端同时与输出电路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电路的输入端为AB类超源跟随电路的输入端,输出电路的第一端为AB类超源跟随电路的输出端;偏压电路用于对输出电路提供偏压设置,折叠电路用于扩展输出电路控制端的摆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折叠电路的第二端、输出电路的第二端与偏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折叠电路的第三端、输出电路的第三端与偏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折叠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偏置电路、折叠子电路,偏置电路用于对折叠子电路提供偏压,折叠电路用于扩展输出电路控制端的摆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63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光学相控阵芯片的接口、芯片和相位调制方法
- 下一篇:灯具及其照明模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