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迷你灯珠、制作方法、背光源及显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6069.6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2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胡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H01L33/58;H01L33/52;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迷你 制作方法 背光源 显示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迷你灯珠、制作方法、背光源及显示设备,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迷你灯珠包括发光源、罩设于发光源上的微透镜;微透镜具有实现光线向上透射的第一出光面和实现光线向侧面透射的第二出光面。背光源包括基板,基板上呈阵列排布设置有迷你灯珠。显示设备包括所述的背光源。制作方法包括:制作晶锭;切割晶锭成晶片;在晶片上生成外延层;在外延层上制作电极,形成LED芯片;在LED芯片上加装底座和微透镜。本发明可实现迷你灯珠的侧面出光,减少背光源上迷你灯珠的密度,进而降低成本及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迷你灯珠、制作方法、背光源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iPad、智能电视等显示设备正向轻、薄、画质更优的方向发展。其中,迷你灯珠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以其体积小、厚度薄、亮度高、毫米级像素分区、高精密动态背光效果等优点受到市场欢迎,如,MINI LED、迷你OLED等各种迷你发光灯珠。
然而现有的MINI LED发光角度小,基本都是正面发光,在灯珠的侧边基本没有光线射出,从而使灯珠之间的能量较少;进而,在灯珠之间产生暗区。为实现良好的成像效果,故需要将背光源上的MINI LED灯珠进行密集排布,灯珠间距在3mm左右,由此使背光源的成本增加,且在使用中功率增大、产热更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迷你灯珠、制作方法、背光源及显示设备,以扩大迷你灯珠的发光角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迷你灯珠,包括:
发光源;
微透镜,所述微透镜罩设于所述发光源上;
所述微透镜具有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面对应所述发光源的上方设置,所述发光源的部分光线从所述第一出光面射出;所述第二出光面对应所述发光源的侧面设置,所述发光源的部分光线从所述第二出光面射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光面呈第一弧面结构,所述第一弧面结构向靠近所述发光源上表面的方向凹陷;照射在所述第一出光面上的光线,一部分发生全反射后从第二出光面射出,另一部分从所述第一出光面射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光面呈第二弧面结构,所述第二弧面结构向远离所述发光源侧面的方向凸出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微透镜由环氧树脂或硅树脂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源远离所述第一出光面的一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增加所述发光源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源还包括LED芯片,所述LED芯片设置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第一出光面的一侧;所述底座通过焊盘与所述LED芯片的电极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远离所述LED芯片的一侧设置有两电极片,两所述电极片分别与所述LED芯片上对应的电极电连接;两所述电极片之间的距离为0.5-1.0m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呈阵列排布设置有所述的迷你灯珠。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所述的背光源。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迷你灯珠制作方法,包括:
将氧化铝粉末进行高温熔融形成氧化铝液体,将种晶接触所述氧化铝液体生成晶锭;
将所述晶锭进行切割、打磨以形成单晶晶片;
通过外延生长结晶生长法在所述单晶晶片上生成外延层,形成外延晶元;
在外延晶元的外延层上制作电极,形成LED芯片;
在所述LED芯片的电极一侧加装底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60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一体式移动电源
- 下一篇:一种带有散热结构的车载导航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