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OLED面板上显示模式切换的亮度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5962.7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7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朴大振;翁文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晟合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08 | 分类号: | G09G3/32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和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9 | 代理人: | 陆华君 |
地址: | 526070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桂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oled 面板 显示 模式 切换 亮度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OLED面板上显示模式切换的亮度控制方法,所述显示模式包括正常模式、HBM模式、AOD模式,从A0D模式切换到其他模式或者从其他模式切换到AOD模式时具有过渡间隔,过渡间隔内所述OLED面板亮度为黑色或者所述OLED面板亮度为过渡亮度。从A0D模式切换到其他模式或者从其他模式切换到AOD模式时先进入调光间隔再进入过渡间隔,在调光间隔内将当前显示模式的亮度值逐渐调节至黑色,或者,在调光间隔内将当前显示模式的亮度值逐渐调节至过渡亮度。本发明能够更稳定的显示切换后的显示模式的亮度以及防止用户在切换时感到不自然,有效提高OLED面板的显示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OLED面板的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在OLED面板上显示模式切换的亮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数字融合的发展趋势,许多类型的电子设备能够提供多种功能。大多数电子设备正在使用显示面板显示各种内容,并且从现有的CRT到TFT LCD,以及近年来,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使用正在迅速扩展。
尤其是,随着移动产品的使用环境增加,因此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调整屏幕亮度。在屏幕亮度进行切换时需要有效的控制方法以便更稳定的显示切换后的显示模式的亮度。
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一般可分为3种显示模式,一为正常模式,即正常亮度进行显示;二为HBM模式(High Brightness mode),即高亮模式,用于户外或强光下提高屏幕可读性;三为AOD模式(Always On Display),即息屏模式,主要用于在待机状态时降低消耗的电流,以提高电池电量的使用时间。
每种显示模式之间都可以自由切换。在显示模式进行切换时需要设计有效的控制方法以便更稳定的显示切换后的显示模式的亮度以及防止用户在切换时感到不自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OLED面板上显示模式切换的亮度控制方法,能够更稳定的显示切换后的显示模式的亮度以及防止用户在切换时感到不自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在OLED面板上显示模式切换的亮度控制方法,所述显示模式包括正常模式、HBM模式、AOD模式,特别的,从A0D模式切换到其他模式或者从其他模式切换到AOD模式时具有过渡间隔,过渡间隔内所述OLED面板亮度为黑色或者所述OLED面板亮度为过渡亮度。
优选的,过渡间隔内所述OLED面板亮度为黑色即所述过渡间隔为黑帧间隔,在黑帧间隔结束后所述OLED面板亮度直接变为下一显示模式的亮度。
在该过渡间隔内,可以处理因显示模式切换所需的电压、帧频率等信号变化。所述正常模式与HBM模式相互切换时无过渡间隔,因为正常模式与HBM模式进行切换时无需进行电压、帧频率等信号变化处理。
更为优选的,从A0D模式切换到其他模式或者从其他模式切换到AOD模式时先进入调光间隔再进入过渡间隔,在调光间隔内将当前显示模式的亮度值逐渐调节至黑色,过渡间隔内所述OLED面板亮度为黑色即所述过渡间隔为黑帧间隔;黑帧间隔结束后经由下一调光间隔从黑色逐渐调节至下一显示模式的亮度。
优选的,过渡间隔内所述OLED面板亮度为过渡亮度,所述过渡亮度为当前显示模式的亮度值与下一显示模式的亮度值中较小的一个亮度值,如过渡亮度可为AOD模式的亮度值,在过渡间隔结束后所述OLED面板亮度直接变为下一显示模式的亮度。
更为优选的,从A0D模式切换到其他模式或者从其他模式切换到AOD模式时先进入调光间隔再进入过渡间隔,过渡间隔内所述OLED面板亮度为过渡亮度,所述过渡亮度为当前显示模式的亮度值与下一显示模式的亮度值中较小的一个亮度值,如过渡亮度可为AOD模式的亮度值;在调光间隔内将当前显示模式的亮度值逐渐调节至过渡亮度。过渡间隔结束后经由下一调光间隔从过渡亮度逐渐调节至下一显示模式的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晟合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晟合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59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