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关调色温的LED驱动电源及其恒流控制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55891.0 | 申请日: | 2020-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5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郑曰;廖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芯飞凌半导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45/345 | 分类号: | H05B45/345;H05B45/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林俭良;高瑞 |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调色 led 驱动 电源 及其 控制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关调色温的LED驱动电源及其恒流控制器,该恒流控制器包括接地端、输出地端及连接在所述接地端及所述输出地端之间的电流旁路模块,其中,所述接地端与所述输入电容的负端一并接地,所述输出地端与所述色温控制器的输出地端相连,所述电流旁路模块用于在所述输入开关关断后的状态保持期间利用所述输入电容上的能量给所述色温控制器供电。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LED驱动电源的体积和成本更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关调色温的LED驱动电源及其恒流控制器。
背景技术
对于开关调色温方案来说因为需要在输入开关断开的一段时间内(通常是5秒钟左右)保持住色温控制芯片内部的状态,所以在该时间段内必须有足够的能量供给色温控制芯片。在目前的色温控制方案中都必须有一个较大的电容用以在状态保持期间给色温控制芯片提供能量,通常该电容有两种形式出现:第一是与色温控制芯片相连的独立电容,在该情况下色温控制芯片就需要一个专门的脚位与电容相连,并且在输入开关闭合时(也就是正常亮灯的情况下)提供电容充电电流把电容充满,以便在输入开关断开时为色温控制芯片供电;第二是复用LED驱动电源的输出电容,该情况要求LED驱动电源必须有输出电容,这种方案对于小体积电源(比如灯泡方案)或者成本要求极高的方案可能并不适合,因为通常在这种应用场合都是要求无输出电容的。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非隔离开关调色温控制方案,如图1所示,该开关调色温的LED驱动电源主要包括恒流控制电路113和色温控制电路114以及LED灯负载115,且LED灯负载115一般包括两种色温的LED灯组111、112。恒流控制电路113为非隔离降压恒流驱动电路,该电路主要由交流整流电路101,恒流控制芯片104,电感106,续流二极管105和输出电容107组成。色温控制电路114主要由色温控制芯片110、供电电阻109和检测电阻108组成。色温控制芯片110通过检测电阻108对恒流控制电路113的开关动点(即恒流控制芯片104的D脚与电感106相连的点)进行检测,从而判断输入开关K的状态。因为当输入开关K闭合时,恒流控制电路113正常工作,其开关动点出现类似方波的波形,而当输入开关K断开时,恒流控制电路113停止工作,其开关动点的方波消失,色温控制芯片110正是通过检测该开关动点的波形而判断输入开关K的状态,进而相应地改变与色温控制芯片110的D1和D2脚相连的内部开关管的开关状态,最终实现色温的改变。两种不同色温的LED111、112作为负载,其阳极与恒流控制电路113的输出正极相连,其阴极分别与色温控制芯片110的D1和D2脚相连。
另外,从图1还可以看到,在输入开关K断开后,恒流控制电路113停止,此后色温控制电路114只能通过输出电容107供电,保证在输入开关K断开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色温控制芯片110有足够的能量保持芯片内部的状态。因此,输出电容107对于色温控制电路114来说是必须的,因为如果没有该电容,色温控制电路114将无法在输入开关K断开期间保持内部状态。该输出电容107对于LED驱动电源来说不但影响电源的体积,而且增加了电源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体积大、成本大的缺陷,提供一种开关调色温的LED驱动电源及其恒流控制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恒流控制器,应用在开关调色温的LED驱动电源中,所述LED驱动电源包括输入开关、输入电容、色温控制器,所述恒流控制器包括:接地端、输出地端及连接在所述接地端及所述输出地端之间的电流旁路模块,其中,所述接地端与所述输入电容的负端一并接地,所述输出地端与所述色温控制器的输出地端相连,所述电流旁路模块用于在所述输入开关关断后的状态保持期间利用所述输入电容上的能量给所述色温控制器供电。
优选地,所述电流旁路模块包括连接在所述接地端及所述输出地端之间的第一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芯飞凌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芯飞凌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58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