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滤体配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5772.5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2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沈立茹;于江水;李惠;钱江涛;金松;赵金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道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徐航天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滤体配 水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滤体配水系统,包括进水系统、配水装置,进水系统与配水装置的进水口连通,配水装置包括配水廊道,以及在配水廊道顶面或侧面顶部设置的多个布水管孔。本发明具有稳定水流,平衡布水分布、提高生物滤体建造速率、模块化生产,机械化生产,精度高、减少人力财力投入、提高安全操作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一体化的生物滤体配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程实例中,进滤池污水从进水管道出来后,分配到各个配水渠,配水渠进行再分配。生物滤池系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艺,无论是深床滤池或是轻质滤料滤池,对于进水配水系统施工的要求和精密度都是非常高的。因其复杂的结构及其精密度高的要求,往往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扰及占用工期。对于大规模池体,进水进行再分配时渠道高度可达到700mm,勉强容人进入,但在实际施工中,根据污水厂处理量计算得出的渠道高度往往小于700mm。这样高度的渠道需要人工进入操作施工,对人的体型及劳动技能有一定的限制,提高了人工费用。
因其为高度小于1000mm,长达120000mm以上,宽度小于1000mm,为密闭空间,人员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拆除工作或者清理工作存在较大危险系数。
在实际操作中会考虑到制模、拆模过程中需要人力支模及拆模,及预留孔洞的清理,增加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操作过程中的危险系数。另外现有的配水渠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滤池底部容易堆积泥沙,在后续的运行上泥沙量堆积将会影响配水系统。
本次提供的生物滤体配水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力的输入,提高了配水系统的精确度,避免了有限空间的操作难度,提高了人员施工的安全系数。在施工过程中的提前预制,提高工程进度效率。该装置在材料上选用范围广,可根据成本控制进行材料的选择。该配水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力、财力、物力的输入,提高操作界面的安全系数。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有效、低成本的配水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物滤体配水系统,包括:进水系统、配水装置。进水系统与配水装置的进水口连通,配水装置包括配水廊道,以及在配水廊道一面设有多个布水管孔。污水通过进水系统进入配水廊道初分配,进水量达到后通过布水管孔进行再分配。污水通过配水廊道一面的布水管孔,平衡进水分布。
进一步的,配水廊道顶部设有活动封闭式的检修活动板,检修活动板上设有固定孔洞。配水装置沉砂过多影响配水分布时,打开检修活动板进行清理。作为优选的,检修活动板上同样设有布水管孔,以便于平衡进水分布。作为优选的,为方便清理作业,检修活动板设置在配水廊道中部位置。
进一步的,配水廊道底部设有定角度坡道,坡度设定≤15°定角度坡道靠近配水廊道进水口的一侧较低。沉砂、废水通过定角度坡道引向废水出水口。作为优选的,定角度坡道设置于远离配水装置进水口的一端至配水廊道中部位置。
作为优选,配水廊道高度约为40-80cm;布水管孔高度约为15-20cm。
作为优选,配水廊道为可分段式,一端设立凹形卡口,另一端设立与凹形卡口相匹配的嵌入卡口。如,生物滤池长度≥6m时,配水装置分为2-3段。
进一步的,配水廊道嵌入生物滤体内,浇筑浆浇筑在配水廊道外,浇筑浆与配水廊道顶部齐平或低于布水管孔;或配水廊道为外连接式配水廊道,外连连接式配水装置为浇筑时与配水装置顶部持平。
作为优选,配水装置采用金属材料与生物滤体刚性连接金属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完成的配水廊道在生物滤体内就位,与生物滤体周围刚性金属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道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道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57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