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模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55522.1 | 申请日: | 2020-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0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席兵荣;郑伟伟;王天付;花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辉;谢群锋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 ||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在盖板的外侧壁设有引流结构,连接件和汇流排上部分水珠流入引流结构的存水槽,存水槽的水通过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流出电池模组外,解决极柱的螺帽和汇流凝聚的水珠可能会流入电池模组内,导致电池模组出现漏电、短路、起火爆炸等危险现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的极柱位于电池模组的两端,通常将其固定在电池模组端板上,主要作用是用于电池模组与外部电连接的介质,通过在极柱中内置螺帽作为连接的介质与汇流排连接,螺帽和汇流排通电时会发热,当电池模组处于低温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水分会凝结在螺帽和汇流排上成一团水珠,随着在低温环境中的时间增加,水珠会凝聚的越来越大,水珠可能会流入电池模组内,导致电池模组出现漏电、短路、起火爆炸等危险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池模组,旨在解决极柱的螺帽和汇流凝聚的水珠可能会流入电池模组内,导致电池模组出现漏电、短路、起火爆炸等危险现象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盖板、端板、极柱端子、汇流排、连接件和引流结构;
所述电芯设于所述盖板的内侧壁,所述端板设于所述盖板的外侧壁,所述极柱端子设于所述端板,所述极柱端子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汇流排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引流结构设有存水槽,所述存水槽的槽底壁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一出水孔,所述引流结构设于所述盖板的外侧壁,且位于所述端板的上方,所述端板设有第二出水孔,所述第一出水孔与所述第二出水孔上下对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上下对应,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结构通过双面胶或者胶水粘贴于所述盖板的外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结构为塑胶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水孔的上端开口为入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孔的下端开口为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围绕所述出水口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结构的左端设有与所述盖板的左上角边相配合的左包角边结构,所述引流结构的右端设有与所述盖板的右上角边相配合的右包角边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孔设于所述极柱端子的上侧壁,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上端开口为上孔口,所述极柱端子的上侧壁设有流水槽,所述流水槽沿着所述上孔口布置,所述极柱端子的上侧壁设有第一导水槽,所述第一导水槽与所述流水槽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极柱端子的上侧壁设有回水槽,所述回水槽与所述流水槽导通,所述回水槽朝所述盖板方向向上翘。
进一步地,所述回水槽的内侧壁的上端面为朝所述回水槽的槽底壁方向倾斜的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极柱端子右侧壁设有向外开口的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的上侧壁设有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的右侧壁与所述极柱端子的右侧壁持平,所述第一导水槽贯穿所述右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极柱端子的内侧壁设有多个隔水槽。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有益效果:在盖板的外侧壁设有引流结构,连接件和汇流排上部分水珠流入引流结构的存水槽,存水槽的水通过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流出电池模组外,解决极柱的螺帽和汇流凝聚的水珠可能会流入电池模组内,导致电池模组出现漏电、短路、起火爆炸等危险现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构的分解图;
图3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55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