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流体化床分段进水除总氮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5268.5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8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沈磊;苏俊东;黎红安;刘润劼;杨文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绿动力环境治理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C02F3/0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张利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流体 分段 进水 设备 | ||
1.一种生物流体化床分段进水除总氮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流化床(1)、伴床(11)、空压机(2)、一号旋流器(12)、二号旋流器(13)和流化进水管(14);流化床(1)的一侧设置有空压机(2),流化床(1)的左侧壁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二号进气管(4)和一号进气管(3),空压机(2)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管与一号进气管(3)和二号进气管(4)连接,且该导管上均固定设置有气阀(5);一号进气管(3)和二号进气管(4)上侧的流化床(1)内部固定设置有稳流板(6),稳流板(6)的四周壁与流化床(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稳流板(6)上开设有数个稳流孔(7);二号进气管(4)上侧的流化床(1)的左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污水进水管(8);流化床(1)的内部填设有数个载体颗粒(9);流化床(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出水口(10);流化床(1)的一侧设置有伴床(11),伴床(11)的左侧壁上通过支架固定设置有一号旋流器(12),一号旋流器(12)上侧的一号进水口(12-1)通过管道与出水口(10)连接,一号旋流器(12)底部的一号出渣口(12-2)通过管道与伴床(11)的内部连接;伴床(11)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二号旋流器(13),二号旋流器(13)上侧的二号进水口(13-1)与一号旋流器(12)上侧的一号溢流口(12-3)连接;二号旋流器(13)下侧的二号出渣口(13-2)与伴床(11)的内部相连通设置,二号旋流器(13)上侧的二号溢流口(13-3)通过管道与外部收集装置连接;所述的一号旋流器(12)和二号旋流器(13)均与外部电源连接;伴床(1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流化进水管(14),流化进水管(14)上侧的伴床(11)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排泥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流体化床分段进水除总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化进水管(14)上侧的伴床(11)内部固定设置有槽式流体分布器(16);槽式流体分布器(16)采用的是陶瓷膜结构,将流化进水管(14)进入的污水进行分流、稳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流体化床分段进水除总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伴床(11)的左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回流管(17),回流管(17)的左端逐渐向下倾斜后,与流化床(1)的内部相连通设置;回流管(17)上固定设置有控制阀(18);将未完全净化的污水再次输送到流化床(1)的内部进行净化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流体化床分段进水除总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流管(17)上侧的伴床(11)内部活动设置有挡板(19),挡板(19)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导向块(20),伴床(11)内部的左右两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槽(21),导向块(20)活动设置在导向槽(21)的内部;挡板(19)上开设有数个透水孔(22),透水孔(22)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设置;透水孔(22)采用的是漏斗状的设置,方便污水中载体颗粒(9)由上往下运动,减少流化进水管(14)输入污水时,载体颗粒(9)上移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流体化床分段进水除总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颗粒(9)由铁球芯(9-1)外侧裹设聚乙烯层(9-2)构成;载体颗粒(9)上开设有数个通孔(9-3),数个通孔(9-3)的内部均设置有三叉隔板(9-4);减少载体颗粒(9)的密度,方便悬浮于有机污水的内部,同时,方便挂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流体化床分段进水除总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进水管(8)上侧的流化床(1)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数个电磁铁(23),数个电磁铁(23)与外部电源连接;当数个电磁铁(23)与外部电源接通时,电磁铁(23)产生对载体颗粒(9)内部的铁球芯(9-1)产生引力,方便带动载体颗粒(9)在污水中定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流体化床分段进水除总氮设备,其特征在于:它的工作原理:通过的外部输送机构将有机废水通过污水进水管(8)输送到流化床(1)的内部,通过外部控制器打开空压机(2),压缩空气通过空压机(2)的输出端分别从一号进气管(3)和二号进气管(4)输送到流化床(1)的内部,经过稳流板(6)和稳流孔(7)的梳理后,与流化床(1)内的污水混合,流化床(1)的内部设置有载体颗粒(9),微生物在载体颗粒(9)表面附着而实现挂膜,有机污染物、空气中的氧气向载体颗粒(9)表面传递,被载体颗粒(9)表面的生物膜吸附、降解,从而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然后一号旋流器(12)和二号旋流器(13)将载体颗粒(9)以及污水进行回收输送到伴床(11)的内部,将空气排出,净化达标的污水从二号溢流口(13-3)排出;在伴床(11)下侧的流化进水管(14)输入污水的流化作用下,挂膜载体颗粒(9)下沉,在伴床(11)经过一段时间的厌氧期后,多余污泥通过排泥管(15)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绿动力环境治理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绿动力环境治理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52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轴立卧翻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嵌入式端盖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组焊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