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解二燃室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5182.2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6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勇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16;F23G5/44;F23G5/46;F23L15/04;F23M11/04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熊亮亮 |
地址: | 317321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解二燃室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解二燃室,燃烧腔的中部设有竖直设置的点火管道,点火管道的下端连接有点火器,点火管道的侧壁上具有若干点火口,燃烧腔内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平板以及若干倾斜设置的斜板,形成弯折的通道,若干平板上均具有若干贯穿平板的湍流口,燃烧腔的下端设有供氧腔,供氧腔连接有供氧口,外壳上设有烟气进口,外壳上设有烟气出口。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平板和斜板形成的弯折通道,延长了烟气在燃烧室内的通过路径,增加了烟气的燃烧时间,使烟气能够充分燃烧;并且在平板上具有的湍流口能够使烟气与氧气充分混合,加强燃烧室内的燃烧效果,使烟气进一步充分燃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解二燃室。
背景技术
通常在经过热解炉热解固废后会产生大量烟气,在这些烟气中含有没有充分燃烧的杂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热解二燃室,对热解炉产生的烟气进一步燃烧。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热解二燃室,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燃烧腔,燃烧腔密闭设置,燃烧腔的中部设有点火管道,点火管道竖直设置,点火管道的上端与燃烧腔上端内壁密封连接,点火管道的下端贯穿燃烧腔的底部,点火管道的侧壁与燃烧腔的底部密封连接,点火管道的下端连接有点火器,点火器的点火头与点火管道连通,点火管道的侧壁上具有若干点火口,点火口连通点火管道与燃烧腔,燃烧腔内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平板以及若干倾斜设置的斜板,平板的外侧与燃烧腔的内壁紧贴固定连接,平板的内侧与点火管道的外壁紧贴固定连接,平板的首尾两端不相连形成上下层连接口,若干平板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上下两层的平板通过斜板连接,斜板的外侧与燃烧腔的内壁紧贴固定连接,斜板的内侧与点火管道的外壁紧贴固定连接,斜板的上端与上层平板的首端或者尾端连接,斜板的下端相对应的与下层平板的尾端或者首端连接,顶层平板未与下层平板连接的一端通过挡板与燃烧腔的上壁密封连接,挡板的外侧与燃烧腔的内壁密封连接,挡板的内侧与点火管道的外壁密封连接,挡板的下端与顶层平板密封连接,底层平板位于上层平板连接的一端通过斜板与燃烧腔的底部连接,若干平板上均具有若干贯穿平板的湍流口,燃烧腔的下端设有供氧腔,供氧腔通过若干烟气通道与燃烧腔的底部连通向燃烧腔内供氧,供氧腔连接有供氧口,外壳上设有烟气进口,烟气进口与燃烧腔连通,烟气进口位于底层的平板与燃烧腔底板之间,外壳上设有烟气出口,烟气出口与燃烧腔连通,烟气出口位于顶层的平板与燃烧腔上壁之间。
优选的技术方案,外壳的外侧包覆有空气夹套,空冷夹套与外壳之间具有空隙形成包覆外壳的空气层,空气外套固定在外壳上,空气层内各处连通,空冷夹套侧壁的上端围绕空冷夹套具有若干进气口,进气口与空气层连通,空冷夹套的底部设有出气口。
优选的技术方案,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与供氧口连接进行供氧。
优选的技术方案,空气外套固定在外壳上的方式为,外壳侧壁的上端以及下端均设有设有未然外壳设置的法兰板,法兰板的内侧与外壳固定连接,法兰板的外侧与空冷夹套固定连接,法兰板上具有若干通气孔,外壳的下端通过支撑架与空冷夹套的底板连接,支撑架上具有若干第二通气孔。
优选的技术方案,点火器的点火头位于点火管道的正下方,点火器的点火头在竖直方向上与点火管道的底部连接,并与点火管道连通。
优选的技术方案,外壳上设有若干观察镜安装管,观察镜安装管与燃烧腔连通,可以通过安装观察镜随时观察燃烧腔内的燃烧状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平板和斜板形成的弯折通道,延长了烟气在燃烧室内的通过路径,增加了烟气的燃烧时间,使烟气能够充分燃烧;并且在平板上具有的湍流口能够使烟气与氧气充分混合,加强燃烧室内的燃烧效果,使烟气进一步充分燃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勇,未经陈建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51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