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吸附剂用颗粒活性炭成型制备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54946.6 | 申请日: | 2020-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7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蔡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国梁 |
| 主分类号: | F26B9/08 | 分类号: | F26B9/08;F26B23/06;F26B25/04;F26B25/06;F26B25/08;B01J20/20;C02F1/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吸附剂 颗粒 活性炭 成型 制备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吸附剂用颗粒活性炭成型制备系统,包括烘干腔室、密封门、驱动机构、电机、放置机构和电加热管,烘干腔室的一侧安装有密封门,烘干腔室的另一侧通过电机固定架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螺栓固定在烘干腔室的外壁,烘干腔室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放置机构,烘干腔室的内壁且位于放置机构的正上方安装有电加热管,固定地板的顶部两端对称安装有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的外壁均套接有侧板,且侧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弹簧,本发明,在烘干过程中,对活性炭进行抖动,既使得堆积处的热量得以分散,又对活性炭进行的翻转,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活性炭的烘干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炭成型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污水处理吸附剂用颗粒活性炭成型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经特殊处理的炭,将有机原料果壳、煤、木材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以减少非碳成分,然后与气体反应,表面被侵蚀,产生微孔发达的结构。由于活化的过程是一个微观过程,即大量的分子碳化物表面侵蚀是点状侵蚀,所以造成了活性炭表面具有无数细小孔隙。其中化学活化法就是活性炭制备工艺中的其中一种,化学活化法就是通过将各种含碳原料与化学药品均匀地混合后,一定温度下,经历炭化、活化、回收化学药品、漂洗、烘干等过程制备活性炭。
而目前市场的一种污水处理吸附剂用颗粒活性炭成型制备系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a.由于传统的污水处理吸附剂用颗粒活性炭成型制备系统在采用化学活化法进行活性炭的制备时,在对活性炭进行烘干处理时,活性炭均被平摊在放置板进行烘干,存在活性炭的部分堆积,使得在烘干过程中,堆积部分的活性炭内部的热量不易散出,使得活性炭的整体烘干效率较低;b.由于传统的烘干方式都是对活性炭的单面进行烘干,使得活性炭的表面受热不够均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吸附剂用颗粒活性炭成型制备系统,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污水处理吸附剂用颗粒活性炭成型制备系统,包括烘干腔室、密封门、驱动机构、电机、放置机构和电加热管,所述烘干腔室的一侧安装有密封门,烘干腔室的另一侧通过电机固定架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螺栓固定在烘干腔室的外壁,烘干腔室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放置机构,烘干腔室的内壁且位于放置机构的正上方安装有电加热管;
所述放置机构包括固定地板、导向杆、侧板、支撑弹簧、弹性钢片、陶瓷纤维网、挤压块和挤压杆,固定地板的顶部两端对称安装有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的外壁均套接有侧板,且侧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弹簧,两个所述侧板的侧壁均等间距安装有耳座弹性钢片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耳座上,靠近烘干腔室顶部的弹性钢片的上方设置有陶瓷纤维网,陶瓷纤维网的两端分别嵌入在侧板的侧壁,两个所述侧板的另一侧侧壁中心位置均焊接有挤压块,挤压块的一侧焊接有挤压杆,且挤压杆贯穿于烘干腔室位于驱动机构内;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外壳、钢丝绳、定滑轮、弧形三角块、绕线筒、偏心杆和连接组件,固定外壳通过螺栓固定在烘干腔室的外壁,固定外壳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绕线筒,绕线筒的一端通过转动轴安装在烘干腔室的外壁,绕线筒的另一端开设有圆形槽,圆形槽的内部安装有偏心杆,偏心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偏心杆的另一短设置有连接组件,绕线筒的外壁绕接有钢丝绳,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嵌入在挤压杆的内部,定滑轮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外壳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安装槽、插接槽、辊轴、复位弹簧、滑杆、滑块和联动档板,安装槽开设于绕线筒的外侧壁,滑杆对称安装在安装槽的内部,滑杆的外壁套接有滑块,且滑块的一侧安装有复位弹簧,联动档板贯穿于圆形槽的侧壁,且联动档板的外壁焊接在滑块的侧壁,联动档板的上端开设有插接槽,插接槽的内部安装有辊轴。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地板的底部安装有U型辊,烘干腔室的内部与U型辊的连接处设置有直线导轨,且U型辊的上端安装有制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国梁,未经蔡国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49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态称重传感器及其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锁油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