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退火炉有带钢烘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54846.3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9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姚林;刘军友;黄镇宇;张国强;王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6 | 分类号: | C21D9/56;C21D1/26;C21D1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退火炉 带钢 烘炉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退火炉有带钢烘炉的方法,第一阶段,炉温由室温升至150℃,升温速度保持在7.8~8.2℃/h,升温时间不少于16小时;第二阶段,炉温由150℃升至350℃,升温速度保持在16.2~16.7℃/h,升温时间不少于12小时;第三阶段,炉温由350℃升至600℃,升温速度保持在22~25℃/h,升温时间不少于10小时;第四阶段,炉温保持在600℃,保温时间不少于10小时。本发明能够节省采用传统烘炉方法时开炉传带的时间,提高烘炉效率的同时确保了炉墙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镀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明火加热的连续退火炉有带钢烘炉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经冷轧生产出的钢带,由于机械加工性能差,力学性能不稳定,一般需要经过热处理工序,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均匀等轴晶粒,同时消除加工硬化和残留内应力。冷轧带钢多为低碳钢,其轧后热处理通常为再结晶退火,冷轧带钢的再结晶退火在退火炉中进行。退火炉分为罩式退火炉和连续退火炉。连续退火炉在新建时或长时间停用后都必须进行烘炉处理,通过缓慢升温,使炉墙内的水份缓慢溢出,防止在突遇高温时因大量水汽急剧膨胀使炉墙变形、开裂。
明火加热的镀锌生产线连续退火炉烘炉的目的,是使炉墙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防止连续退火炉运行时由于炉墙潮湿,急剧受热后膨胀不均匀而造成炉墙开裂,炉砖脱落后落到带钢表面形成缺陷。此外,烘炉还可使炉墙的灰缝达到比较好的强度,提高炉墙耐高温的能力。
由于在烘炉过程中带钢容易产生高温断裂,所以通常连续退火炉烘炉时都在没有带钢的情况下进行。但是常规烘炉完后需开炉传带,该过程至少需要72小时,对生产效率有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退火炉有带钢烘炉的方法,能够节省采用传统烘炉方法时开炉传带的时间,提高烘炉效率的同时确保了炉墙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连续退火炉有带钢烘炉的方法,烘炉分4个阶段完成,最短用时不超过48小时;具体烘炉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炉温由室温升至150℃,升温速度保持在7.8~8.2℃/h,升温时间不少于16小时;
第二阶段,炉温由150℃升至350℃,升温速度保持在16.2~16.7℃/h,升温时间不少于12小时;
第三阶段,炉温由350℃升至600℃,升温速度保持在22~25℃/h,升温时间不少于10小时;
第四阶段,炉温保持在600℃,保温时间不少于10小时;
其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升温目的是为了烘出炉砖内的游离水,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升温目的是为了烘出炉砖内的结晶水。
炉温在350℃以下时,使用预热段点火烧嘴进行烘炉,或同时借助还原段辐射管升温及保温;炉温在350℃以上时,使用预热段主烧嘴进行烘炉。
各个阶段中升温、保温过程如果遇故障中断,则恢复后该升温或保温过程重新开始计时。
烘炉开始后,密封辊、喉部托辊保持运转。
还原段炉温根据预热段温度进行调整,且在8小时内达到780℃以上。
连续退火炉投入运行后,前2天安排生产厚度小于0.6mm的钢带,以提高炉内气氛水平,并起到进一步烘炉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节省采用传统烘炉方法时开炉传带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2)能够实现烘炉目标,降低炉砖开裂风险,使炉墙的灰缝达到比较好的强度,提高炉墙耐高温的能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48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